第04版:文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涵盖音乐会、话剧、舞剧、音乐剧等门类
~~~
文物与24节气
小寒~~~
~~~
ATP250中国香港站晋级4强 澳网拿到外卡~~~
女排超级联赛半决赛首回合 客场挑战江苏队~~~
WTA250奥克兰站~~~
WTT男子总决赛落幕~~~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06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物与24节气
小寒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图)
本报记者 刘茵 刘莉莉
清仿铜胡文明款鎏金手炉。
明代吕纪《四喜图》轴。
清康熙青花雉鸡牡丹图棒槌瓶。

  时至小寒,朔风凛冽,景物寒明。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严寒时期,正如民谚所说:“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虽然此时节天气寒冷,但大自然的生灵仍能在冰天雪地中感知天地间的阳气萌动。古人眼中的小寒又是怎样一幅画面呢?今日小寒,让我们走进天博,从文物中窥见古人的冬季生活图景。

  中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大雁顺阴阳迁移,此时阳气已动,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喜鹊,它们感觉到阳气开始筑巢;“雉鸲”的“鸲”为鸣叫之意,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生长而鸣叫。喜鹊是好运的象征,又代表福气;松树代表着长寿;鹰是战神和力量的象征,后来衍生为王权象征。

  天博馆藏明代吕纪的《四喜图》轴,四只喜鹊立在苍劲松树枝干之上,两只对望的鹰立于坚硬山石上。作品具有报喜传福之意,是吉祥性质的花鸟画。天博书画研究部的李晶说:“这类题材一般是为皇帝祝福或祈福。该图属于吕纪接近北宋院体画经典的工笔重彩画类型,是比较正统的宫廷画风格,寓意吉祥,设色秾丽,用笔工致,具有富丽堂皇的宫廷装饰趣味。”

  鸡,因谐音“吉”,自古以来便是好“口彩”。从汉代到清朝,鸡的形象多出现在瓷器上,成为艺术表达形式之一。天博馆藏清康熙青花雉鸡牡丹图棒槌瓶,是康熙青花中的精品。棒槌瓶因形似古时浣衣所用木棒槌而得名,在康熙一朝最为流行。此棒槌瓶器型规整,盘口,长颈,折肩,筒形腹,至底部稍内收,圈足。瓶口沿绘云纹,颈部绘海水如意纹,并有一道凸棱,肩部绘云纹,腹部主题纹饰为雉鸡牡丹图,另绘两只嘤嘤作答的喜鹊和洞石花卉。画面中,雉鸡的白描线条流畅,山石的皴法笔力老到,花草的晕染层次分明,色泽淡雅。雉鸡立于湖石之上,花丛之中,昂首展羽,凝望着一丛双犄牡丹,似与之争艳,情趣盎然。天博器物研究部副主任李君说:“此瓶上的画面渲染逼真,如同一幅水墨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英姿飒爽的雉鸡与国色天香的牡丹,不但是富贵吉祥的象征,也是奋发图强的精神体现和对盛世太平的讴歌。”

  “小寒已近手难舒,终日掩门深闭庐。”说的是小寒时节,手冷得难以舒展,整日关门躲在家里。古人冬季取暖用的手炉是文人雅士几案上常备的用具。手炉的制作工艺,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天博馆藏清代仿铜胡文明款鎏金手炉,铜有鎏金,体方圆而扁,腰部雕刻“海水江牙”纹饰等,盖上有龙云镂空及二提梁。

  小寒第三候的花信风是水仙花,花蕊洁白,花香馥郁,因其不畏严寒、高雅静洁,深为文人墨客喜爱。天博馆藏南宋赵孟坚的《水仙图》卷。卷首行书题签“群玉凌波”,拖尾有元代潘纯等人诗题。画家用白描双钩之法,画野外风中水仙,计水仙50余株,花苞花蕊180余朵。他以线描勾勒花叶,再用淡墨渲染,分出阴阳向背,整幅作品层次分明,姿态如生,疏密有致,节奏环连。

  文化学者王来华说:“小寒时的中国北方地区天气很冷,民间有‘小寒胜大寒’之说。‘腊八’大多赶在小寒节气中,过‘腊八’习俗盛行于京津冀等地区。百姓在这天除了泡制‘腊八蒜’,还会制作‘腊八粥’,食材多样,很是讲究。此外,旧时的富裕家庭会从‘腊八’开始张罗过年。俗语称:‘小寒大寒,准备过年。’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所以要补。小寒的养生饮食非常丰富,在天津,多是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及烤山芋等。民谚云:‘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季适当运动,对身体的好处不言而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