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剧种风格清新婉丽,是戏曲艺苑中一株靓丽的“南花”。它来到地处北方的天津,不但没有水土不服,反而在津沽沃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越剧是如何在天津拥有一席之地的?这一剧种在天津得到怎样的发展?而今越剧在天津的枝叶是否繁茂依旧?
越剧到津 “三年下不了楼”
“1949年夏,天津劝业场的天宫影院上映了越剧舞台艺术片《相思树》,引起强烈反响。天津京剧科班稽古社的承办人高渤海见越剧如此受欢迎,便派人赴沪邀越剧团来津献艺。”天津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杨秀玲介绍,1950年4月,上海联合女子越剧团的裘爱花、筱少卿、邢湘麟等50余名演职员来到天津,在天华景戏院上演了传统戏《秦香莲》《梁山伯与祝英台》、现代戏《红花果》《白毛女》等剧目。这是越剧有史以来,首次以整齐阵容登陆天津,引起极大轰动。
清丽委婉的唱腔、优美抒情的音乐、儒雅清新的表演、雅致精美的服饰、如诗如画的舞台……风格独树一帜的“南花”越剧,给津门戏曲百花园增添了新风景。越剧团还在天津首开“打字幕”先河,以便北方观众听懂、看懂。由于观众十分热情,演出合同一再续签,越剧团一直在天津演了3年,奉献了320余部剧目、2200余场演出。因为天华景戏院位于劝业场4楼,越剧团也被观众戏称为“三年下不了楼”。
扎根津沽 南花北移结硕果
上海联合女子越剧团来津演出,不仅让越剧在津城撒下种子,还让越剧在天津落了户。“1953年,由筱少卿任团长的天津市越剧团成立。剧团不仅常演拿手传统剧目,还创排新编历史故事剧《文成公主》、神话剧《云中落绣鞋》、现代剧《小二黑结婚》等,演出足迹遍及‘三北’等地,《云中落绣鞋》一剧还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片发行国内外。”杨秀玲说。
通过在北方的艺术实践,天津市越剧团也在艺术上不断改进。杨秀玲介绍,比如台词语音方面,在保留北方观众能听懂的南方语言词汇的基础上,在唱念上适当采用与普通话相近的读音。唱腔和伴奏方面则吸收了一些北方剧种的唱腔和曲牌,丰富了越剧的音乐旋律,突破了越剧原有的抒情纤细的音乐特点,揉进了质朴有力的元素。
1960年前后,天津市越剧团携《孟丽君》《文成公主》等剧目多次赴京演出。梅兰芳、田汉、欧阳予倩等艺术家和专家学者前来观看,给予很高赞誉。郭沫若还为剧团题词:十年一弹指,南花已北移;还当更努力,硕果满新枝。
枝叶绵延 津门越友展风采
为了培养后备人才,1960年初,天津市越剧团招收了一批北方娃娃,成立越剧团少年队,在老师的辅导下排演了《宝莲灯》《春草闯堂》等精品剧目,埋下了津门越剧的种子。78岁的刘文娟就是在越剧团少年队成长起来的演员,如今依然身体力行传承越剧。
刘文娟见证并参与了近年来越剧在天津的枝叶绵延,她向记者讲述了津门越友的故事:“21年前的一天,我去体育馆晨练,偶遇两个年轻人在练习越剧,是《梁祝》里的‘十八相送’。攀谈后得知,她们很痴迷越剧,平时就是跟着视频学,特别渴望得到专业老师的指导。这些20多岁的年轻人,一下子把我的越剧情结又唤醒了。从那以后我就开始辅导这些孩子。”
这些越友并非戏曲科班出身,为了学戏、学好戏,克服了很多困难。“这些孩子条件不错,而且肯学,流派也比较齐全,水平在逐步提高。这21年中,大家演出了不少剧目,还排演了交响越剧《红楼梦》《梁祝情诗》等几台大戏,并且走出津门,收获了好评。”刘文娟坦言,“现在,团队里的新鲜血液不断增加。目前我们正在排练大戏《狸猫换太子》,几十名演员抱着‘一棵菜’的团结精神投入排练,希望把这出戏的质量提高,明年1月28日精彩地呈现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