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瑞特’已到港,开设LNG(液化天然气)船舶专用绿色通道。大李和小海,你们登轮检查并进行人证对照。”11月10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卡塔尔驶来的巴拿马籍“弗瑞特”轮,缓缓靠泊国家管网集团天津液化天然气码头。据悉,这是自京津冀地区开始供暖以来,该码头靠泊的首艘LNG船舶。
此时,码头上海风正劲,吹到脸上如刀割一样生疼。“今天风浪大,大家注意保暖,快速登船完成核验工作。”南疆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队长刘明指挥同事李伟谦和陈海登轮检查。在他们的全程监护下,该轮第一时间办结入境检查手续,并展开6万吨液化天然气的接卸作业。
工作人员表示,该码头采暖季的接卸任务挺重,“边检同志这几年为保证船舶通关顺利,不论什么天气都会及时赶到码头,确保物资船‘零延时’靠港、‘零等待’作业。”
刘明告诉记者,到了保供季,这类货轮来往频繁。边检民警除了确保民生物资顺利到港接卸外,平时执行更多的任务是确保油轮出口通关。“为了油轮出口方便,我们会直接去海上平台核验。几级海风吹起来,就算是我们这些十来年的‘老兵’,也照样吐得头晕脑涨。”记者了解到,每次去作业平台检查,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晕船表现。“吐啊吐,我们都习惯了。”在边检站里,执勤民警相互调侃着对方的晕船经历。
前不久,边检民警为一艘中国籍“桃林湾”轮执行边检手续时遇上了极端天气。当天,刘明等4人搭乘直升机飞赴距离天津港116海里外的“蓬莱193”海上石油平台。由于海风强劲,边检民警迟迟无法登船。“现在风小了,赶紧降落。”穿上救生衣、戴上安全帽,4名边检民警站上平台吊笼,由距离海面50米的高空缓缓降落到海上摆渡拖轮的甲板上,海面五六级的风浪使得拖轮上下颠簸、不住摇晃。20分钟后,10万吨级的“桃林湾”轮近在眼前。
“一定要注意安全,掉下去可不得了!”由于船舶处于空载状态,高耸倾斜的船梯和波涛起伏的海况让一旁的工作人员“发怵”。风浪中,李伟谦和陈海看准时机,一步跨过拖轮甲板与船舶舷梯间的空隙,三步并作两步登上船舶,开始检查。“我当时还行,陈海没顶住,晕船了。我们稍微喘了口气,就坚持完成了核验工作,让货船及时离开了平台。”李伟谦说。
据了解,南疆边检站的民警今年以来累计往返距离超过5000公里,为各平台完成全年生产作业任务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