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十项行动见行见效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
市农业农村委 天津日报
乡村振兴示范村巡礼~~~西青区杨柳青镇白滩寺村走出以三产带一产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乡村人物~~~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10月12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项行动见行见效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
市农业农村委 天津日报
乡村振兴示范村巡礼
内外兼修 百年老村“蝶变”美丽乡村(图)
西青区杨柳青镇白滩寺村走出以三产带一产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本报记者 王音
村民忙活着农产品集配,在家门口就业是幸福的事。
美丽庭院承载着村民的 幸福生活。
乡村振兴数字化服务平 台提高了乡村治理水平。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
非遗技艺粉彩传承至今。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者按: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我市大力实施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其中之一就是“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我市以建设“美丽田园、美丽村庄、美丽庭院”为抓手,以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升级版为主攻方向,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探索路径和模式。今日起,《天津日报》和市农业农村委联合推出“乡村振兴示范村巡礼”系列报道,展示天津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

  金秋十月,津郊乡村披上了五彩斑斓的浓妆。中秋节、国庆节“双节”期间,大运河畔的杨柳青镇白滩寺村热闹起来。游人纷至沓来,欣赏河畔风光、聆听运河故事、体验非遗文化、参与农事劳动,在乡间田野度过悠闲假期。

  白滩寺村是天津市首批完成创建的1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作为西青区运河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子牙河、中亭河、卫河三河交汇的白滩寺村水系发达,河滩、林木、绿植等生态资源丰厚。凭借突出的区域优势、丰富的村庄资源、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团结的村党组织,白滩寺村推进农业、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断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以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契机,白滩寺村围绕“传统研学+农事体验+农家乐”,打造了传统文化研学基地,开设射箭、投壶、蹴鞠、舞龙、陶艺等研学项目;依托杨柳青镇园艺科技博览园,打造集生产、采摘、科普、培训为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项目。产业融合发展、串珠成链、内外兼修,让百年老村焕发新生机,蜕变成为“可耕、可学、可食、可游、可赏”的美丽新乡村。

  产业串珠成链

  注入乡村振兴“源头活水”

  从中心城区驾车行驶半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这座保存着村居原始风貌的百年老村。地处京津冀1小时都市圈,距离天津中心城区25公里,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畅通的道路,让白滩寺村成为了津城近郊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体验地。

  漫步村庄,小路蜿蜒、曲径通幽;村舍错落,院无杂尘;村史馆、非遗作坊,承载历史、赓续文脉……作为杨柳青镇的百年老村,这里曾是“杨柳青十景”中“白滩绩麻”所在地。“白滩寺畔月笼沙,淑女娉婷夜绩麻。”的诗句,留在了白滩寺村代代人的乡愁记忆中。

  多年前,白滩寺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厂房、土地出租,村内曾先后发展过汽车零配件加工、园林绿化、商贸服务等产业。然而,随着清退小散乱污企业、设立永久性生态红线保护区等政策相继落地,村庄产业结构调整,厂房闲置率增加,村集体的钱袋子紧了起来。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座百年老村要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重新焕发生机。

  “常言道,居有水则灵,咱这里三河交汇,水资源自然丰富。不仅有水还有林,既有沿河的生态林地,又有经济林木和苗圃资源,村子绿树成荫、生态优美,非常适合开展生态旅游项目。”白滩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广宇说得实在。

  2022年年初,白滩寺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编制完成,于同年7月获西青区政府批复并正式实施。同时,作为全市首批创建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对照《天津市乡村振兴“三美四乡”建设标准和评价指标(试行)》要求,村“两委”班子会同驻村第一书记、第三方评估机构,围绕田园生态、田园产业、田园管理、院落美等多个方面查找补齐短板、梳理发展思路。

  “白滩寺村是典型的城乡融合村,城乡最大的红利是土地价值高。对现有土地、厂房等集体资产的活化利用和长期规划是示范村创建的核心。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旅则旅、宜居则居的资产盘活利用思路为村庄发展提供了示范借鉴。”市财政局选派的白滩寺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峰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白滩寺村结合自身实际,依托村域内现有农业设施及区位交通条件、区域经济发展、地域文化历史遗存等优势,聚焦“激活资源效能、盘活资产价值、用活扶持资金”,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集配、研学基地、特色品牌打造、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等项目,助力村集体增收。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白滩寺村特色果蔬种植基地内一派好“丰”景。一串串晶莹饱满的葡萄坠满藤架,淡淡果香沁心扑鼻。白滩寺专业种植合作社在杨柳青农博园建立了近200亩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与天津市农科院专家团队签订技术服务协议,重点栽培葡萄、猕猴桃、樱桃、食用菌等特色果蔬。

  “今年汛期,由于大清河行洪,合作社的30亩葡萄根系受损。市农科院农业研究所的专家来我们这里指导修剪抢救技术。农户们抢抓9月、10月的葡萄藤黄金生长期。您看,新的枝条已经长出来了!”分管农业的村委委员孟凡强激动地对记者说。

  依托特色果蔬种植基地,白滩寺村的农业产业稳健发展,有效解决该村一产薄弱、产业转型发展受限等问题,逐步带动旅游、采摘、果品加工产业发展,实现了劳动生产率提高50%,产出效益提高5%,单位面积产量提升5%,为村集体增加了50万元净收益。

  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377万元,比上年增加38%,“村集体+合作社+企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初步形成,以三产带一产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基本确立。

  “白滩寺村以一产为基础,通过‘农业+’多元模式提升农业价值,形成了‘现代农业+商贸服务+文化旅游’的农村产业融合业态形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点线结合、统分结合、长短结合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西青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杨润德介绍说。

  守护传统文化

  铸牢乡村振兴的“根”与“魂”

  “最甜家乡水,最亲家乡人,杨柳青青白滩寺,悠悠是乡情……”村歌里唱的是绵绵的乡愁,是对这片土地浓浓的深情。

  坐落在大运河文化带上,白滩寺村的运河文化、非遗文化、古迹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2022年,白滩寺村确定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村里的粉彩、叶雕、彩烙等非遗技艺传承至今,我们把这些传统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发展乡村旅游项目。镇里帮忙联系上了市民俗文化艺术协会与我们合作,利用村里2000多平方米的闲置厂房,建起了研学基地,组织文化体验活动,同时展卖上百种非遗文创产品。”王广宇介绍。

  记者跟随王广宇走进研学基地,一进门就被神奇的叶雕艺术所吸引。方寸叶片上雕刻出万千造型。蟠龙、猛虎、玉兔、金鸡以及福禄寿等各式充满吉祥寓意的汉字,通过叶雕艺术传承人刘学会的一双巧手跃然而出。叶片薄如蝉翼,栩栩如生的图案嵌在清晰的叶脉间,让每一片叶子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秋叶最适合做叶雕,有水分、有韧性,色彩有层次,雕出来有一种天然的美。”面对游客的好奇,刘学会娓娓道来,“无论您多大年纪,只要您想学,我都能把您教会。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叶雕,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叶雕以树叶为载体,通过特殊工艺将图像再现于叶片之上,它既具备版画、微雕、剪纸、刻纸等艺术表现形式,又因其天然材质展现出了独一无二的风韵。出身剪纸世家的刘学会,对叶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良好的剪纸手艺基础,刘学会很快掌握了叶雕技法,并将剪纸“阴刻、阳刻、镂空”等技法应用到叶雕中,并且大胆尝试保留叶子上的脉络,让人物形象更传神、成品效果更有观赏性。

  每次有游客前来,叶雕展台前都会吸引很多人驻足。大家好奇地问着各种问题,刘学会耐心地一一解答。他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他积极宣传和推广叶雕艺术,先后走进20多所高校、中小学开展叶雕知识讲座。节假日,他还会积极参与非遗市集、民俗文化展览等活动,现场展示并邀请游客上手体验,让更多人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每年,民俗协会支付村集体20万厂房租金。全年经营性收入超过200万元,村里可以再分红10%。有不少村民在研学基地上班,学习非遗技艺,做成的工艺品,按件提成。”王广宇说。

  目前,白滩寺村围绕粉彩瓷器绘画、叶雕、津派彩烙画、宋氏熟梨糕等传统技艺,已经陆续申报下来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结合杨柳青年画等传统民俗文化,打造出了具有白滩寺村文化特色的村标,并衍生出相关特色文创产品,形成了白滩寺村独有的乡村特色文化品牌。

  数字技术赋能

  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翅膀”

  在白滩寺村党群服务中心二楼会议室,工作人员透过一面数字化大屏幕,便可以清晰了解园艺科技博览园内的果蔬生长情况。大屏幕上显示着环境监测、水肥一体化、温室监测等实时数据,这是白滩寺村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团创新思维、共同打造的乡村振兴数字化服务平台。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数字化是乡村治理的重要手段。在数字化服务平台上,数字村务、数字党建、智慧农业三个系统已常态运转,该平台综合运用了大数据技术,将乡村治理、乡村服务、产业兴村融为一体,提高了白滩寺村数字化管理水平,也为杨柳青镇的“数智化”乡村振兴建设提供了实践样本。

  科技赋能,为乡村振兴插上了“智慧翅膀”。白滩寺村与市农科院、市农学院分别签订科技服务合作协议,组建开放式服务团队,建立科技服务机制,搭建起乡村振兴“科技桥”,为乡村振兴注入“技术含量”。

  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队深入白滩寺村“把脉问诊”,规划农业产业,最终确定围绕精品水果、食用菌为主要栽培品种,发展设施化特色种植,打造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产业。

  专家技术服务团队积极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试验示范,帮助培育农业特色品牌,协助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提高了农业质量和经济效益。

  专家技术服务团队还采取现场讲解、示范引导、手把手传授等多种形式,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农业种植行家里手,让现代农业科技服务“田间地头”,为农民生产撑起技术风帆。

  “在产业串珠成链、乡村文化铸魂、数字赋能强村的基础上,未来还将借力杨柳青古镇文旅产业优势,联动区域休闲旅游资源,打造集原乡文化、休闲康养、生态观光、农业生产为一体的都市微假期田园乡村,助推白滩寺村实现全面振兴。”展望未来,王广宇信心满满地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