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9月09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二届非遗学交叉学科硕士生入学 学科建设取得核心进展
非遗学扎根天大 明年开花后年结果
本报记者 仇宇浩

  昨天,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了“向大美而行”──2023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入学仪式。仪式上,冯研院院长冯骥才介绍了非遗学在学科理论和教学方法上取得的核心进展,并殷切寄语第二届非遗学硕士新生。

  冯骥才寄语新生:

  “我这个岁数都没有躺平”

  去年,首届非遗学硕士新生入学时,冯骥才曾问过她们一个问题:“你真的热爱非遗吗?”昨天的入学仪式上,她们坚定地回答:“是的,我热爱非遗!”她们用自己填词的歌曲《最好的未来》表达对非遗事业的情感和信念。

  面对2023级8名新生,冯骥才说:“这三年你们怎么度过,我很关心。我这个岁数都没有躺平,希望你们也能对生活充满好奇和求知欲,不停奔跑。我希望你们能有开阔的视野,因为视野决定对未来的选择和判断;希望你们能通过多提问、多讨论,提升思想力,如果缺乏认知、逻辑、思辨能力,就难以在学术专业上进一步提升;希望你们能因为热爱而树立对非遗事业的责任感,自愿担当的责任感,会让你有格局、有定力、有勇气,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就不会患得患失,学问也会更精进。”

  冯骥才还特别提到了送给新生的《天津文化地图:热爱我求学的城市》,建议所有来天津读书的学生除了了解校园,还要了解自己求学的城市,感受天津的独特文化魅力,增加社会生活阅历。

  期待“三年计划”结硕果

  献礼天大建校130周年

  入学仪式上,冯骥才还介绍了非遗学在学科理论和教学方法上取得的核心进展:“首先是为非遗学立说,确立了非遗学的元理论,搭建非遗学的知识体系;其次是把田野作为教学主体,构筑了非遗学独特的教学方法。”

  今年3月,冯骥才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非遗学原理》,第一次明确了非遗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学科特征,系统阐明了非遗学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根本问题,辨清了非遗学的沿革与立场、使命与特征、核心工作与重点关切,为非遗学提供了理论支点和逻辑起点,并前瞻性地指明了非遗学作为交叉学科的建设路径与发展方向。

  冯研院非遗中心主任耿涵说:“得益于冯骥才先生长久以来的文化思考和躬身实践,扎根中华文化土壤、深具本土文化特色的新时代中国非遗学的学科关键思想和体系框架已经形成。”

  冯骥才一直强调,非遗学的本质是一门田野科学,一切问题都从田野里提出,所有的研究材料都在田野里,最终还要回到田野,完成非遗学保护和传承的核心工作。因此就要把田野作为非遗学的课堂,在田野中实现和完成教学的全过程。

  今年6月,冯研院成立瑞安木活字、西塘传统村落非遗、南通蓝印花布、杨柳青年画和天津皇会等五个非遗学田野教学基地,并以基地为支撑,开展田野教学和研究项目。耿涵说:“这种教学方式的一大新意是在田野实践中进行全套的理论教育,并借鉴理工科大学实验室的方式,把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让学生加入研究项目,用研究深化教学。另一个新意是把田野实践跟非遗所在地的需要结合起来,与田野教学基地共同确立科研项目,用理论支持田野教育。”

  在田野里,学生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加深了对文化的感情,一批文化研究硕果正在田野教学基地中孕育,非遗学的学科建设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天大品格”的发展路径。

  “昨天我们的一个团队刚从瑞安回来,明天另一个团队就要出发去西塘。我们的非遗学如今充满活力。”冯骥才透露,冯研院的非遗学科建设已有了翔实有序的“三年计划”,“从去年首批新生入学至今,非遗学的种子已经在天津大学的土地扎根成活,树苗茁壮生长,绿意盈盈。我们要让它第二年开花,第三年也就是2025年捧出非遗学教研的成果,为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献礼。我们要持续为非遗事业培养、输送专业人才,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作出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