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6月15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 今日惊艳亮相图博会
《秦腔图像小说》70米水墨长卷诠释文学名著
本报记者 仇宇浩

  今日,第2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京开幕,近千种津版好书和丰富文创产品亮相。昨日,记者来到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探访了正在紧锣密鼓布置中的天津展团。

  天津展团展位面积约132平方米,展台设计主打海洋蓝,浅色书架配上蓝色光带,清雅大气。书架以独特的回廊样式巧妙地交错堆叠,读者置身其中,宛如徜徉书海。20余场线上线下活动将在活动区和直播间轮番亮相。

  天津10家出版单位纷纷拿出精品,其中天津杨柳青画社新出的《秦腔图像小说》引人关注。这本书是根据贾平凹荣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秦腔》绘制而成,以长达70米的水墨长卷,描绘了小说中清风街近30年的历史变迁,展现了改革开放中乡村价值观念和传统格局巨大而深刻的变迁,深度诠释原著。全书采用经折装,气势磅礴,笔墨拙朴,雄浑厚重,水墨韵味浓郁。

  天津杨柳青画社多年来深耕美术图书出版,曾出版过多种由名家绘制的名著连环画及画册,以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妙构思和笔墨韵味再现名著精彩片段。此次《秦腔图像小说》以图像小说形式讲述中国故事,用可视化的图像语言演绎原著精髓,开启了该社出版领域的新篇章,该社将以此为开端继续推出茅盾文学奖作品图像小说。

  记者采访了该书绘者、国家一级美术师李志武。《秦腔图像小说》是李志武历时十年创作的。他说:“当初我决心从观念、呈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告别过去,画一部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新’作品。”之所以选择贾平凹的《秦腔》,他透露,是因为这部作品深深吸引了他,“它黏稠的乡土气息、魔幻的神秘色彩,总能把我带入亦真亦幻的画境之中。”

  获得贾平凹授权后,2009年8月到2012年7月,李志武先后四次到贾平凹的故乡──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走街串户,采集素材,寻找灵感。他说:“仅采风的内容和采风时冒出的想法,我就密密麻麻记了好几个画本。”

  回京准备创作时,李志武觉得连环画一幅幅画格的形式难以承载《秦腔》的绵延气势,于是决定以一气呵成的水墨长卷形式来讲述《秦腔》中生生不息的“泼烦琐事”。他希望这部绘画作品要有长调的生命、密实的情感、琐碎的日子,“仅是起草小说内容小稿和大稿的脚本,就花了一两年时间。”

  “用全新的绘画视觉语言演绎当代文学名著,是我和朵儿合作的初衷。”2016年遇到当代艺术研究者朵儿后,李志武开始依据朵儿所拆解的小说进行创作。又经过一年多时间打磨草稿,终于在2017年年底,他开始着手将铅笔小稿逐步转化为水墨正稿。李志武说,创作中最难的就是故事的时空转换处理,“长卷绘画需要画面持续不间断,而小说却在时空上频繁转换。避免‘断气’,始终是一个难点。”

  《秦腔图像小说》有很多突破,其构成、造型、笔墨融合了汉画像石、民间剪纸、皮影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特别是把陕西秦腔腔调的寓意融入画面,形成独特的画卷风貌。

  原著作者贾平凹对《秦腔》画作的肯定,让李志武很高兴。李志武表示:“从小说转换到绘画,是艺术形式和故事叙述形式的转换。我期待这部作品可以释放感染力,非常期待读者朋友在翻阅后给出宝贵意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