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5月04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65岁“秋萍大姐”扶危助困无止境 志愿服务不停步
青丝染雪,“一生一誓”不变
本报记者 刘雅丽

  进了一次村,李秋萍“认”个“女儿”,从高一供到大学毕业,学费生活费等资助10多万元……

  这事不新鲜。宁河区贸易开发区长丰路上一座三层小楼,名唤和平楼。进门打听“楼主”,满耳“做好事”字眼。“好事”做到什么程度?迎门大红字:努力到无能为力。

  65岁的“楼主”李秋萍是天津市同发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多年坚持助学,总计资助贫困生200多名。2019年成立秋萍巾帼志愿服务队,4年开展十多项公益活动、500多场次,服务总时长近99000个小时,其中仅义务理发一项便服务群众上万人次。大家亲切地喊她“秋萍大姐”。

  感念党恩 立下誓言 

  幼年丧母,唐山大地震中父亲去世,李秋萍感念党派来部队救出自己和妹妹弟弟,发誓“一辈子跟党走,感党恩”。2000年下岗创业卖日用品,外地进货,铺盖为家,长途车费舍不得花,“顺风车”搭上啥算啥。有一次寒冬缩进货车车斗里,到家已冻成“木头人”,背她下车的陌生司机忍不住簌簌落泪。

  市场渐渐开拓,2003年盖起和平楼,二三楼用于仓储办公和自住,一楼开起门市部。

  生意越来越好,生活依旧清贫。

  2006年,李秋萍当选宁河区妇联执委,成为不领工资全凭一腔热情为妇女儿童干实事的人。当年起,每年区妇联组织捐资助学活动,李秋萍都捐助。有一次,常和李秋萍一起助学的女企业家单大姐到她家,没多久哭着给时任区妇联主席田淑敏拨去电话,“我在秋萍这儿呢,你没看她那枕巾、秋裤,都打着补丁……”

  可李秋萍觉得没啥:能用能穿,就扔了?

  十多年前,田淑敏看李秋萍穿着:“全身上下,没一件超过100块钱的。”

  十多年后再“点评”,“100”涨到“200”。“衣品”提升的,除了妹妹和工作了的俩女儿为李秋萍添置的新衣外,还有一件志愿者“标配”红马甲,“成天套着,这下好了,里头穿啥也不显‘寒酸’了。”

  二女儿刘洪丽对母亲的“抠门”印象深刻。她在中心城区上大学时,前三年一个星期生活费70元,到大四涨到100元。李秋萍认为给多了,让写明“咋花的”。刘洪丽哭笑不得,“除去往返交通费,剩下钱平均一天生活费十二三元,还咋写?”

  大学毕业,同学头次到她家惊得不敢进门,都寻思她家得多穷,不承想是“开公司的”。两个女儿大学期间均被要求勤工俭学,毕业后纵使“缺钱”也再未接过父母一厘一分。耳濡目染,刘洪丽也养成“省”习惯:“日子虽不富,每天也能省出10元。”她和丰台镇一名小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月月资助300元。

  “抠门”的李秋萍做起公益来毫不含糊──2008年5月,李秋萍正在石家庄进货,闻听四川汶川地震,一下急了,马上给田淑敏打电话,“我捐2万元,明儿让老刘(李秋萍丈夫刘爱和)送去。”转天天没亮,她又打去电话,“货不进了,多出些钱,捐3万元。”

  田淑敏说起,有了“启动资金”,区妇联随即展开抗震救灾捐赠活动。当这第一笔钱被大把大把塞进透明捐款箱时瞬间触动人心,爱心如潮涌动……

  李秋萍资助学生200多名,其中长期资助的10多名,“结对”最久的16年。可一旦完成学业无需帮助时,他们几乎都被“断了联系”,耳畔总响着捐助者李秋萍的话:“不要感谢我,要感恩就感恩党,感恩国家”。

  “拉黑”这种“不近人情”的方式背后,是这名唐山大地震受助者对誓言的践行、对学生的真情。

  几年前,李秋萍听说了宁河区丰台镇一名高一女生从小失去母爱、生活极度贫困的情况,随即到女生所在村走了一趟,回头就当起志愿者妈妈。她在家里为“女儿”留出专门房间,新买梳妆台、床铺、被褥。带她探亲访友,管衣食住行。“女儿”考上第三批本科院校,因学费一年1.9万元想放弃。李秋萍不同意,“多贵都要上”。这位集市买条50元裤子都嫌贵的“总经理”,捐资助学时从不觉得贵。

  为了学生,李秋萍向来舍得。她明白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当贫困生考上清华大学,当“弃学者”戴上学位帽,当“穷娃娃”成为党的干部、受聘知名企事业单位……翻看汇款记录,李秋萍心底就涌起一种由衷的满足。

  拉起队伍 聚起星火 

  李秋萍50多岁时就因积劳成疾腰内植入8根钢钉,2019年3月,她成立了秋萍志愿服务队。

  “水忘喝,降压药忘吃,腰疼也忘了。”服务队成员、和平楼员工崔连凤,列举队长出门“三忘”,“做好事,变个人,听着冲锋号似的,风风火火。一回来,人也变回来,腰疼加劳累,有时动都动不了。”

  影响潜移默化,和平楼15名员工都成为志愿者。

  “我们兄妹4人,都没能照顾到父亲的精神需求。秋萍大姐想在了我们前头。”不久前的一次志愿服务交流会上,崔连凤分享了一个故事:她的父亲瘫痪在床多年。有一天李秋萍突然给她部轮椅,“别让老人总躺着,推到户外见见阳光。”轮椅拿回家,老人每天坐它看电视、门口晒太阳,话多了,笑容多了。

  几年前,李秋萍听说一个女孩因车祸失去一条腿,就业困难,便将她接到和平楼安排了岗位,出资为她量身定做了义肢,并对公司卫生间进行了无障碍改装。为了让女孩时时受照顾,李秋萍还聘任了女孩的母亲……

  送轮椅、给岗位等类似数不清的在李秋萍看来微不足道的事,不经意间点亮了15束光,又照亮一片──

  志愿服务队成员已达120多人。

  服务队开展10多项公益活动,义务理发是其中重要内容。15个街镇、9个社区、48个乡村,循环服务,平均一个月10多场。队员四五人一组,李秋萍身体力行,每次活动都开车把志愿者挨个从家里接上,结束再逐一送回。而他们常去的村庄多数较远,往往来回百多里。

  当陪孤寡老人过年、慰问困难家庭、为残障人士拆洗被褥时,当买下农民滞销的数千斤白菜、桃、核桃等农产品时,当为200多名结婚适龄青年牵线时,当拔杂草、除粪便、清积雪甘当公共卫生义务“保洁员”时……他们定下的严守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铁律,常润湿人们的双眼。

  “不拿一针一线”从“一口水”做起。为了拒礼“有理”,服务队每次出发自带水,“就是连对方一口水都不喝。”志愿者吴连敏肠胃不好,李秋萍就送了他保温杯,嘱咐他带热水。久而久之,由于志愿者们谢绝十分坚决,受助者也习惯不送东西了。

  多年来,李秋萍荣获第八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天津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天津市三八红旗手、天津市优秀志愿者、天津好人、天津慈善奖、天津市最美妇联人等众多荣誉。群众称服务队是“党派来的团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为他们写歌、创作。每次大伙儿穿红马甲从和平楼出发,总会被问“你们又去哪儿做好事去?”

  岁月更替,和平楼进进出出。

  青丝染雪,李秋萍“一生一誓”如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