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时15分,79岁的张登云准时出门,骑着自行车上班。每天工作4个小时,一周工作6天,这样的劳动强度他不但不觉得累,还感觉日子很充实。其实在我市像他这样有工作欲望、有能力打工的“银发求职者”并不鲜见,但职位少、机会少、平台少、扶持政策跟不上、劳务合同不健全是这些想再就业的老年人面临的最大问题。
眼不花、耳不聋,思维清晰、精神矍铄,这是张登云老人给人的第一印象。退休前,他是南开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退休后前往河北省一家医院工作,救治了当地不少农民患者。2008年4月,他来到我市一家大健康体检中心担任外科体检医生,一干就是15年,“岁数大了,再上手术台吃力,但是干外科体检,我的专业技术游刃有余。”遇到体检高峰期,一上午就要为100多人进行检查。张登云告诉记者,退休后还工作不是为了挣钱,“我退休金过万元,儿女也事业有成,就是在家闲不住,想把自己的专业优势发挥出来。”张登云说,体检中心外科一共有3个外科主任,都是医院退休的老主任。但他们不是来抢年轻人饭碗的,因为真正学医的年轻人更愿意去医院学习和锻炼,积累临床经验。体检中心虽然不治病,但却是提前发现疾病征兆的一个有效渠道,因此也需要有经验的医生,退休的专业人员正好成为有益的补充。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市各大体检中心,65岁以上的专业医生占比近50%,65岁以上工作人员占全员总数的20%左右。
张登云老人的老伴儿王学荣也是一位活跃于职场的“银发族”,77岁的她退休前是职业学校的英语老师,退休后被市老年人大学聘用。离开老年人大学的讲台后开始自学开网课,一周3次线上教英语。
2021年11月,国家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鼓励多渠道畅通和支持老年人就业。去年,由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老年人才网”上线。3月17日,记者在该网求职招聘频道看到,招聘老年人的岗位很多,既有需要专业技术的结构工程师、行业顾问、行业技术专家,也有停车管理员、保洁人员、保安等,但多集中在北京、广州。天津地区的岗位只有两个,一个是摄影师,一个是设备经理。可见,在我市,除了张登云老两口这样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他老年人实现再就业的机会还比较少。
去年6月,《天津市进一步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实施,其中明确鼓励市、区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有劳动意愿和劳动能力的低龄老年人免费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就业信息等公共就业服务。但记者从责任部门了解到,这些措施暂时还没有实现。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小波认为,在选择再就业的退休老年人中,一部分属于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员,能力不足,需要相应的扶助,应由政府相关部门建立“老年就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技能培训、岗位开发、供需对接等服务。同时动员企业开发保洁、保安、绿化、仓管、店员等对体力和技能要求不高的岗位,帮助这些老年人实现再就业。还有另一些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员,如医生、教师、律师等,拥有社会需要甚至紧缺的专长,建议政府各职能部门按照不同领域建立退休专家库和供需对接平台,畅通用人渠道,合理配置用人机制。另外通过修订立法重新界定退休人员再就业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权责关系,允许退休人员以“劳动者”身份订立合同,制定应聘、解聘、福利等保障条款,保护退休人员的再就业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