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3月10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所崇敬的冯理达医生(图)
高艳华

  有的人相识多年也平淡如水,有的人仅见过一面则永生难忘,冯理达将军就是令我永生难忘的人。

  冯理达是爱国将领冯玉祥与新中国首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的长女,生前系原海军总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我国优秀的医学专家。2007年9月26日,在老舍女儿舒济的建议下,我冒昧地通过海军总医院总机找到她,向她说明我是出版社的编辑,在一本不足巴掌大的小纪念册上,看到她父母上世纪40年代写给当时十几岁的少女陈小滢的题字,很想请她看看,希望她接受我的采访,谈谈父亲母亲。

  百忙中的冯医生马上应允,即定转天上午10点专候。没想到身为大专家的冯医生就这样被我一个普通编辑一个电话就轻而易举地约到了,甚感惊喜幸运。转天我乘坐当日最早的京津特快赴京,好友、著名作家王作琴大姐早已在北京站等候。10点整我俩准时到达海军总医院冯医生的办公室,看到穿着白大褂满面春风迎候我们的冯医生,才知82岁的她依然在教学医疗一线工作,并担任着很多社会职务。短暂寒暄后,冯医生就迫不及待地捧起了陈小滢的纪念册,饶有兴致地翻阅着,当她看到父母的墨迹,一再对我俩说:“这就是我父母的题字,就是他们的亲笔啊!是1946年写的,都过去60多年了……”

  接着冯医生兴致盎然地读起来:“小莹(滢)女史:君子有三要:要科学,要民主,要和平。冯玉祥”;“为正义不怕一切的往前去努力,只有如此才有中华民族的光荣!小莹(滢)小朋友,我最爱的,永忘不了的!德全姨”。

  冯医生翻阅纪念册时,我端详着她,虽已过八旬,但她精神矍铄,白白的皮肤没有半点老态。我们交谈时,她的秘书进来告知一个团体邀请她去疗养,她婉言谢绝,专心致志地接待我们。她谈到作为共产党员的自己亲眼见证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建立的过程;谈到蒋介石与父亲冯玉祥的结拜及蒋介石对父亲的迫害;谈到黑海父亲和小妹的遇难;谈到外祖母和母亲的传奇人生;还谈到父亲的遗嘱和给女婿的信。最后谈到她的已故老伴儿、著名经济学家罗元铮,作为冯玉祥在美国时的助手和翻译,出色地帮助冯玉祥挺过了非常困难的那段历史时,冯医生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语气里带着天真问我和作琴:“你们看我找的老伴儿好不好?”我俩笑着连声回答:“好,好!真是太好了!”

  冯医生回顾往事时,有精心准备的提纲,认真地与我们一一述说,还提前为我洗好了很多历史照片,复印了其父1948年2月写下的遗嘱,以及当年写给女婿的长信、有关母亲李德全的报道等。她还送给我们两本书一部纪念册并亲笔签名,分别是《冯玉祥诗集》《李德全纪念文集》,以及大型纪念册《一路金辉──著名经济学家罗元铮》,里面有很多冯玉祥夫妇的历史画面可以作为编书参考。一切考虑得非常周到,尽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回想起来,她是我编辑生涯中接触过的名家或名家后人中为我的编辑工作,帮助最认真、最具体,想得最周全的受访者。当她签名送书时是摘下眼镜的,原来她的视力还保持在1.0以上,戴眼镜就是一种装饰。她告诉早已眼花的我,每天在松树前静心做凝视五分钟的训练,吸收松树释放的磁场是节约型社会最好的保养身体和保护眼睛的方法。她在介绍中始终面带微笑,如沐春风,举止间自然体现着她关注他人健康的爱心与崇高的职业素养。

  返津当晚,根据采访记录我整理了4000字的口述《回忆我的父亲母亲》,随后请作琴大姐修改。我们之间反复多次后,为了更精确无误,又将文章传给冯医生,她修改了几处,总体说很满意。

  随后,定名为《散落的珍珠──小滢的纪念册》一书的编辑工作紧张推进,这本书是近三十人的集体采访记录,当时国内外作者的平均年龄80岁,最年长的88岁,最年轻的也已64岁。有些作者还重听,有的受访者不会使用电脑,更不会发邮件,因此采访困难重重,编校工作异常紧张。多年来我的电脑休息日也始终开着,那一段时间更是如此。电话采访记录后我再整理,经常工作到深夜,次日读给口述者听,恨不得尽快让这些参与回忆的老者早日看到这本寄托着无限情感的书。终于经过三审三校和紧张的印刷装订,在2008年2月3日,农历腊月二十七,样本到了我的手中,我最想先给冯医生看,因为那时的快递业还不令我放心,为避免丢失,邮局挂号寄出,这样即便是北京,也需要五六天才能寄到。同时我给冯医生发了一封邮件。

  大年初二到初八,我每天都想着冯医生收到书的第一时间会是什么评价。确实油墨印刷太浅,以后可以加印改进;发现错字,以后更正。那几天我总处于忐忑不安的自我安慰又焦灼的状态。终究这是我自己经营开拓的书,是一次自认为创新的实践,非常渴望读者反馈。春节的几天曾几次拿起来电话又放下,不忍打扰难得休息的冯医生。终于熬到大年初八,打过去电话,秘书接的。我急不可待地问:书收到了吗?秘书答:收到几天了,就是您说的大年初二,可是……秘书哽咽了。

  我哪里知道,冯医生这样好的身体,在昏迷了半个月后的2008年大年初二(公历2月8日)的晚上,也就是书到北京的当日,她因肺纤维化不幸去世。她再也不能亲手打开那本倾注了无限感情的书了。当我得知这个噩耗的时候,真的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希望是听错了,泪水夺眶而出。身边总编办的同志们一再安慰我,他们非常理解我的心情,知道我为此付出的心血。

  我一整天都难以控制情绪,泪水不停地流淌,晚上回到家里也依然难以平静,本来重情感的我还忍不住到邻居家哭诉,那真是个堵心伤感的春节。如今十五年过去,看着自己珍藏的冯医生的名片,回想起这些往事的时候,仍是百感交集。

  冯医生去世后不久,中央电视台建党纪念专题节目连续几个月报道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着装白色海军军服的冯理达将军第一个出现在片头中。她的先进事迹连续报道多日,由此我也了解到她老人家更多感人的事迹。她毕生节俭,住院时穿的毛裤已十分破旧,可她没有将存款留给子孙,多年来陆续捐给贫困家庭和希望工程。临终前她的工资卡上面只剩下85.45元,她还把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交了党费。

  十五年过去了,冯理达医生的音容笑貌总在我脑海中呈现,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奋进前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