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不怕遇到问题,怕的是缺少解决问题的办法。锤炼各种能力本领,总让自己“多一手”,就如同打仗有了后备军,多了几分底气。
有句话说得好:“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让自己“多一手”,首先不是一个能力问题,而是意识问题。常怀本领不够的忧患意识,就有向前向上的动力,有“知不足”的清醒,就能找到提升的空间。久而久之,短板变长板,手里也就多了解决难题的“金刚钻”。“蓝领专家”孔祥瑞只有初中文凭,刚到天津港工作的时候,正好赶上装卸从肩挑背扛改为机械操作的变化期。不懂技术,他就一页页啃设备说明书,用三个月时间熟悉了工作原理,成了队里的装卸能手。“工人有知识有技能,才有力量。”几十年里,他不断提升能力本领,还练就了“听音断病”的绝活。对本领的自觉自省和时时检视,是能力建设的关键,能使我们想在问题前面、学在问题前面、做在问题前面,打好有准备之仗。
本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锤炼形成的。把多出来的那“一手”变成“妙手”,过程更加艰辛。第一届“津门工匠”彭健生,能加工出深0.005毫米的螺旋槽,误差比头发丝直径的1/70还小,靠的是上万次的训练;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特级技师陈斌,为了增强加工精密零件的手感,特意练习用钻头在鸡蛋壳上打孔……“有一手”的人,喜欢和自己“过不去”,总是要给目标“上难度”。不懂的就学,不行的就练,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其实技高一筹,没有什么秘笈,无非是在不断挑战自我中提升了能力。
发展,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问题。要让自己永远“多一手”,在问题面前不含糊、不发虚,就要不断进取。有科学家提出过一个“知识半衰期”的概念,即一个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如果不再学习,一段时间后就会落伍。这就意味着我们没有可以懈怠的时间,必须终身学习。吸纳新知识,接受新思维,研究新业态、新模式,这些都是让自己“多一手”的切入点。进行主动式学习、创新式学习,让求知和探索成为常态,个人的“技能值”就会不断提高上限。
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今天,我们也应经常问问自己:是否还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总让自己“多一手”,就能给出肯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