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回应热点问题
针对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
感染过新冠的人会不会反复感染?中
药西药可以一起吃吗?……~~~
12月14日起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
~~~
无证销售新冠病毒抗原试剂~~~
市120急救中心扩容应对急救高峰 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快速响应~~~
疫情快报
12月13日0时至24时~~~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2年12月15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务之急是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回应热点问题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 新冠病毒感染后治疗药物的需求明显增长,如何加强药品供应保障?医疗资源紧张、群众就医困难的情况怎样解决?哪些人群可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12月14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医疗卫生服务和药品生产供应等相关热点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当务之急是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各级医疗机构正在优化流程、扩容资源、增加力量,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患者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加大重点药物市场供给 缓解买药难

  “总体看,我国新冠治疗药物产能能够满足患者用药需求。随着近期患者人数增加,用药需求激增,部分地方、部分品种出现了紧缺。”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表示,我国正千方百计推动企业迅速稳产达产,扩能扩产,加大重点药物市场供给,引导合理有序精准投放,努力缓解买药难的问题。

  周健表示,已进一步加大对相关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要素的保障,将有关生产企业和重点配套企业纳入白名单管理,确保生产供应稳定有序。此外,已将解热镇痛药作为重点,坚持日调度、周报告,建立应急值班值守和快速响应机制。

  “抢购与囤药,会导致真正需要药物的患者购药困难,面对当前大量需求,药品的精准投放是解决资源错配、避免药物浪费的关键。”周健介绍,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制定工作方案,按照患者优先、精准投放的原则,优先保障医疗机构、养老院等重点场所药品供应。同时,组织大型网上药店开发线上购药平台,及时向患者配送药品。

  针对抗原检测试剂、新冠病毒疫苗、口罩等防护用品的生产问题,周健表示,总体看,抗原检测试剂、疫苗、口罩等重点医疗物资产能充足,抗原检测试剂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暂时性短缺,主要是因为前期市场需求较少,终端药店库存较低。随着产能不断释放,产量会迅速提升,能够满足群众的需要。

  医疗资源使用率在安全可控区间

  “近一段时期以来,发热门诊的诊疗需求增加比较快,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现在相应医疗资源使用率在一个安全可控的区间。针对发热门诊的诊疗需求比较突出、增长比较迅速的情况,采取了进一步扩大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供给、推动分级诊疗、大力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等一系列措施。

  “在增加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数量的同时,我们也进一步简化发热门诊就诊流程。”焦雅辉表示,绝大多数患者到发热门诊主要是为了开具治疗相关症状的药品,很多地方也开设了发热门诊的简易门诊,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

  “对于症状加重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通过自驾车或者呼叫120救护车等方式转至相关的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进行及时就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高光明表示,要把宝贵的120急救资源留给行动不便或者急危重症的患者使用,保障120生命通道始终高效畅通。

  调整完善疫苗接种策略 老年人可放心接种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策略作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在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满6个月后,可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目前所有批准附条件上市的或紧急使用的13种疫苗都可用于第二剂次加强免疫,包括新增紧急使用的4种疫苗。”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说。

  此外,根据疫苗研发的情况和预防接种工作实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中,明确了老年人的接种禁忌。

  “我们已专门组织培训,要求各地科学做好接种禁忌的判定,规范接种实施。”夏刚表示,接种点要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急救人员驻点保障、有急救设备药品、有120急救车现场值守、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救治绿色通道,做好医疗救治保障,老年朋友们可以放心接种。

  少数群众因为各种原因确实无法接种新冠疫苗怎么办?高光明表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印发了《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个人要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保证良好的免疫状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