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你来。”南开区万兴街天大北五村社区党委书记孙晟程刚刚忙完核酸筛查,就被居民张大爷堵在了居委会门口。
老人从怀里端出一个大搪瓷缸子,塞到小孙手上,掀开盖子,是码得整整齐齐、冒着热气的饺子:“喏,你大妈一早上包的,给你的。”
“大爷,这饺子我可不能要,您有啥意见尽管提!”孙晟程乐了,对张大爷她可是印象很深刻,就核酸筛查这件事,老人给她提过七八次意见,这样的“较真儿”让小孙有种“应考”的谨慎,也督促居委会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这回我可挑不出毛病了,你们做得真是不错,大爷得给你们点赞!”
天大北五村社区老龄化严重,60岁以上老年人2174人,约占总人口的40%,“四失五类”人员265人(“四失”指失独、失业、失意、失常,“五类”指低保户、低收入家庭、失独人员、残疾人员、疫情受损人员),独居老人86人。同时,华侨归侨侨眷较多,空巢的侨属比较普遍。
“您好,‘老人卫士’提示已超过4小时未探测到住17楼彭老师的行动体温,请尽快查看老人状况,谢谢。”时近中午,社区网格员马旋接到一通电话,赶紧电话联系彭老师,又安排人到家里查看状况。
原来是老人去医院做检查,忘了跟小卫士打招呼。虚惊一场,小马这才长长地松了口气。
小马告诉记者:“杨道明和彭祝华老两口都80多岁了,身体不太好,儿女都在国外,身边也没有其他亲属,是社区里的空巢侨眷,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平时的日间照料、大事小情我们都特别上心。”
为了更好地照顾这些空巢老人,天大北五村社区去年开始给老人们家中陆续安装红外感应探测的“老人卫士”居家养老机器人,如果在日间连续4个小时没有探测到红外体温的移动,就会向控制平台“报警”,并拨打电话给老人家属、网格员,真正发挥对老人的“护卫”作用。
小马要去给彭老师送药,老人的女儿又从国外给她寄来了保健品。记者便跟着她一起来到彭老师家中。
彭老师看见小马,拉着她的手舍不得松开:“闺女,快进来。正好,帮我看看,这些保健品怎么吃,我也看不懂。”
“女儿总给我们寄药,我们也不会操作,每次都是小马帮着查外文单词核实订单,给我们取回来。还耐心地告诉我们怎么吃。”彭老师打开了话匣子,“别看我们儿女不在身边,可一点儿也不担心。不管遇到上下水、燃气有异常,还是智能手机不会用、电脑视频出问题,用电话喊一声小马,都能很快帮我们解决。我总说,‘老人卫士’是好,但社区里的这些孩子更好。前一阵我突发急性心肌梗塞,多亏了小马跑前跑后送饭送药,里里外外‘跑腿儿’,门槛儿都快踏平了。比我亲闺女还会疼人呢。”
老人们的困难都很琐碎,需要特别地用心对待。帮着老人取药送饭练就了网格员们看外文、对药名、查药品禁忌的“十八般武艺”。
住在18号楼的王汝芬老人身体欠佳,腿脚也不灵便,上下楼为难。每到取药的时候,马旋都帮老人去药店买药并送上门,核酸筛查的时候安排“大白”入户。老人逢人便说:“小马就是我的亲孙女!”
正午,淡淡的阳光穿过树枝,斑斑点点地洒在小区的健身场上。每天都有不少老人到这里打球、健身。
2号楼的徐老师和对门的李大爷在打乒乓球,精彩的“厮杀”引来旁边观众阵阵叫好。
打累了,徐老师一边擦汗一边说:“过去,我们这个场地没有绿化隔离带,打球总要跑出场地去捡球,车来车往特别危险。而且,为了少捡球,大家都把台子靠着居民楼,声音大还扰民,可没少和旁边住户闹不愉快。”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
社区党委在听到群众呼声后,实地走访、座谈研讨,梳理民生清单,借助人大代表进社区的平台,在人大代表谢涛和相关企业的帮助下,建成了这片阳光乒乓球场地。入列轮值的在职党员顾世刚牵头,社区与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筑共建,翻新了15处老旧设施。小区的路平了,墙白了,宣传栏更新了,大筛点位的照明灯也亮了起来。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老伙伴儿们你一言我一语,高兴地说起这几年的变化:“你看现在,咱这场子建起了专业化围栏,我们再也不用跑到车道上捡球了。”“扰民的问题解决了,大家都高兴。”“我们这个社区党委真给大家伙儿办实事,我们提的合理化建议一条条都给落实了。”
从一路泥泞、冻土溜滑到大道平坦,从坑坑洼洼的小树林到专业化的乒乓球场,从留守独居到高科技的“卫士”守护……老旧社区的更新、升级,是一场水磨工夫,需要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打磨,耐心再耐心地破招拆招。
“老人们喜欢给我们党委提意见,虽然意见都不一定多大,我们称之为‘微心愿’,但确是老人们的实际需求,我们必须解决好。”办法总比困难多。孙晟程带领社区党委不断为居民营造安居乐业、邻里和谐的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我感受最深切。”看着社区老人们开心地打球、孩子们快乐地玩耍,邻里和睦,其乐融融,孙晟程特别感慨。
“我们还将持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网格、进楼栋、进家庭,现在活动都在开展中,要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让党的声音传遍每一个角落。”孙晟程说。
记者手记
把人民的心声记心上
天大北五村是一个房龄久、老人多、空间有限的准物业小区,走进去,深挖下,却自有格局、另有天地。无论是长椅上神色从容恬淡的老教师,还是乒乓球台前奋勇不减当年的“老小孩”;无论是眼里不揉沙子、一次一次提意见,问题解决了就捧着饺子来奖励的住户,还是社区里闲不住、走走看看找不足的社工网格员……没有担心中的暮色沉沉,却处处有种不服老、不认输的年轻劲头。
这种极具强烈的冲突感却出人意料的圆融与和谐,究竟来源于何?我想,来源于真正地把人民的心声记在了心上,把服务的意识贯穿在行动里;来源于每一个党员的换位与共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始终把老百姓的诉求放在首位;来源于社区党委把居民的意见建议当作养料,以满足群众的“微心愿”为目标,不畏难、不躺平,集思广益解难题的志气和勇气,以及滴水穿石般的执着。
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