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渤海潮~~~
思想会客厅~~~
金之平视线~~~──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③
基层声音
本报与各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
深一度~~~
~~~
新视野~~~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一度
高等教育,并非只为“前途”而存在
张玥

  上大学为了什么?也许有人说是光明的前途。但对有些人来说并非如此。

  前不久,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52岁的大一新生鲁新林引发社会关注,他去年因身体原因提前退休,今年参加高考并被录取。他说:“退休了还是要充实,考大学能让人充实。”不过,在一片赞誉声中也有不同声音,有网友质疑他“浪费教育资源”。

  “浪费教育资源”的言下之意,不外乎鲁新林年纪那么大,还要和年轻人抢一个高等教育的名额,而且人已经退休,未必还能为社会作多少贡献。其实,这是一种极为功利的看法,把教育的作用狭隘化了。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三者有共同旨归,即通过教育来明理、修身,使人达到一个完善的境界。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不会随着年龄增大而中断。

  不能否认,教育也有实用价值,即人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获得更好的就业与发展机会。但按照心理学中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认知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是高于对物质的需求的,也是非功利性的。高等教育,并非只为“前途”而存在,超越功利性来看待教育的目的,更接近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公平的,给每个人以获得知识、增长技能的机会。“有教无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今,下至十几岁的少年、上至老年人都可以平等享受参加高考的权利,而且高考也已经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大学殿堂。可以说,在教育资源的供给上,国家一直在竭尽所能,并且越来越丰富,益发体现出教育的公平性。

  几乎每年都有高龄考生的报道,甚至有86岁老人还在参加高考;各地老年大学极为火爆,这些都生动诠释了什么是活到老学到老。对于学习,有的老人是为了弥补年轻时的遗憾,更多的则是希望跟上时代节奏、不被时代所淘汰,更有许多老人把学来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这些老人堪称年轻人的榜样。现在提倡建设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是基础所在。无论身处哪个年龄段,在汲取知识养分中与时俱进,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于个人可以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于社会可以形成向前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大有裨益。

  活到老学到老的人不该受质疑,相反,他们身上这种正能量应该影响更多的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