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2年11月14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读津城
章用秀

  天津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老天津是何等面目?在我看来,天津其实是一座五方杂处、中西交融、文化多元的城市。在这座城市,人们既能看到中国古老的建筑和传承有序的儒家文化,又能看到充满异国情调的建筑和西方文明带来的“洋味儿”,既有数百年历史的文庙、书院、国学根基和医道高超的老中医,也有赫赫有名的洋学堂和教会医院,既有佛教、道教、明清寺院、道观和建于元代的天后宫,也有基督教、天主教、哥特式的和罗曼建筑形式的宏伟大教堂,既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又能听到喧嚣的叫卖声。

  旧时的天津是一座典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城市。从空间地理和城市布局上看,天津市区范围内大致分为旧城区和租界地两大部分。

  旧城区包括老城厢和旧城周边如西头、估衣街、河北大街、粮店街、南市等地带,这里大都是中国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以及后来建起的中西合璧建筑,有旧衙署、老街道、钱庄、金店、贩夫走卒,有诗礼传家的书香门第,有靠盐业和漕运起家的“高台阶”“大宅门”,一座院套一座院,这些人家,或经商,或为官,后来也都成了文化家族。旧城区的多数人家住的是老旧平房,他们过着城市贫民的生活,劳作者短打扮,生活朝不保夕,有点儿文化的或小职员之类,虽强撑着穿一身长袍马褂,其实也常常是为生计而担忧。

  而天津的租界地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天津有英、法、美、日、俄、德、意、奥、比九国租界,人称“冒险家的乐园”“国中之国”,也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这里洋楼栉比,每个国家的租界有每个国家的建筑风格,洋人洋行、外国领事、官僚买办,完全是异国情调,异国风尚。在这里居住的有清朝遗老遗少、下野的军阀政客、企业家和高级知识分子、文化名人,有从旧城迁居过来的大户人家、发家致富后在这里买房置地的,只有少数劳动人民。那个时候,洋人居住的地方、富人居住的地方、穷人居住的地方几乎是泾渭分明,犹如两个世界,各人过各人的日子。如果说天津到处都是穿洋服吃洋饭的人,这是一种误解;说天津只是个“水旱码头”,尽是些张口“妈”闭口“嘛”耍胳膊根儿的泼皮无赖,这是一叶障目,歪曲事实。

  天津是近代西学东进的前沿,“得风气之先”,除旧图新、开放、交流、包容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各种各样的人才。在这里,人们既能看到“老派儿”的文人,也能看到“新派儿”的学者,或“新派儿”“老派儿”兼而有之的人。天津培养出李叔同、曹禺这样的艺术家、戏剧家,造就了严修、梅贻琦这样的教育家、新型教育的先驱,也走出了陈省身、于敏这样的数学家、科学家。说天津只有地痞文学,只存在那些在勾栏瓦肆吟唱的“赶大辙”一类的难登大雅之作,这是在丑化天津的形象;说天津是“文化沙漠”,更是无稽之谈。

  上世纪90年代,我在《李叔同与近代天津文化的渊源关系》这篇文章中,将“作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结构的天津地域文化”概括为五个特点:一是在沿海城市经济的开拓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且紧紧依附于封建经济、特别是盐业和漕运的基础之上;二是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是在一种务实的学术气氛中兴起的;三是发祥于一种开放、交流的社会环境,吸纳并包容了南北各方的优秀文化;四是具有浓郁的滨海气息和鲜明的市民文化色彩;五是深受西方文化的濡染,具有不断向现代文明演进的趋势。清末,西方先进文化技术开始在天津传播,天津地域文化呈现中西文化并行与交融的多元化、全方位的发展格局。

  几年前,我在另一篇文章里写道:“天津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值得大书特书。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界甚至天津人自身对天津的历史文化缺乏客观的认识。更有浅薄之士将天津的几种吃食当成天津城市文化的代表。有的学者在言及天津城市性质和文化品位时,亦是不顾事实,张冠李戴,黑白颠倒,谬误百出,这真是学界的悲哀。”

  我家是天津的老住户,祖籍浙江绍兴,先祖落籍天津,到我这儿已经是第十代,可谓地地道道的天津人。我生在天津,长在天津,上学在天津,工作在天津。天津的大街小巷、天津的各个地方我都走遍了,我接触了天津的各类人,经历了天津很多的事。我感到,天津这座城市并不像有些人说的,只是个耍嘴皮子的“哏儿都”,也不是彻头彻尾的“洋都”。真正的天津人说话除个别方言土语外,多是带一点天津味儿的普通话,只是三声字的发言重些,绝不是一些人模仿的不伦不类、不三不四、半真半假、半生不熟的所谓“天津话”。天津这座城市,多种文化并存不悖、和而不同,传统又现代,高雅时尚又充满了市井气息。所谓“狗不理”“大麻花”不过是天津的一种小吃而已,绝不是天津的“文化符号”,实际上天津人也并不把这些东西放在眼里,也不把“西餐洋点”看得很重,天津人自有天津人的活法。

  近来我写一本有关天津历史文化的书,将旧天津的城市面貌和文化品位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河流和海洋孕育出的城市──河海经济造就了一方地域文明;二、老街旧巷众生相──街道和胡同的形成与繁荣;三、彬彬有礼的老派人家 、“长袍马褂”的读书人──传统道德和儒雅文化传承有序;四、租界里的异国情调 、“西服革履”的人物──洋楼栉比,洋味儿十足;五、华洋并存,和而不同──多元的社会形态和生活情趣;六、五方杂处,五行八作──浓郁的市井风情和市民气息。

  一位朋友说:“深读津城,彰显人文良知。”我很赞成这句话。我认为,“人文良知”就是一种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发自内心的动力,它不靠别人去驱赶,不是靠外界的压力。有了内心的动力才有文化的担当,才有“深读津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当然要真正了解天津,还要走进这座城市的深处,而不是在表皮,或是不负责任地给这座城市加上一些标签和符号。这才是“深读津城”的内涵与根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