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两大海底管道“北溪-1”和“北溪-2”26日均探测到漏气状况,运营方表示“正在调查原因”。
这两条管道,一条8月底以来暂停送气,一条完工后未投入运营,所以漏气对当前欧洲天然气供应状况并无直接影响,只是加剧了俄欧之间的紧张气氛。
据“北溪-1”项目运营方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26日晚发布的通告,当天控制中心调度员监测到“北溪-1”输气管道内气压下降,正在调查原因。
运营“北溪-2”的北溪天然气管道二线公司同日通报,调度员监测到“北溪-2”线路A管道内“气压迅速下降”,一夜间从105巴(1050万帕斯卡)掉到7巴(70万帕斯卡),“正在调查原因”。
“北溪-2”去年建成,由于受到美国阻挠及西方制裁,未投入使用,但仍有部分天然气封存在管道内。据路透社报道,德国政府今年年初宣布暂停“北溪-2”项目审批程序时,该管道内已充入3亿立方米天然气。
上述两家企业均设在瑞士,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控股、与欧洲投资方合作成立。不过,随着西方因乌克兰局势升级对俄施加制裁,参与投资“北溪-2”的欧洲能源企业陆续退出,北溪天然气管道二线公司已申请破产。
据丹麦能源部26日通报,丹麦管辖海域内的“北溪-2”管线当天所漏气体渗入波罗的海,可能妨害航行安全,已将管道周边半径5海里区域设为禁航区,要求船只绕行。漏气状况预期不会影响丹麦天然气供应安全。
德国能源监管机构联邦网络局局长克劳斯·米勒在社交媒体上说,“北溪-1”和“北溪-2”管道同日出现掉压状况凸显“形势紧张”。
该局表示,德方不清楚掉压原因,但德国天然气供应安全不受影响,当前储气量已达最大容量的91%左右。
“北溪”漏气事件次日,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准备前往波兰,参加挪威通往波兰的波罗的海输气管道开通仪式。挪威是欧洲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大国,目前成为欧盟国家寻求“减少对俄能源依赖”的主要求助对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