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经济周刊·深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原料成本上升助推涨价 盈利模式单一难掩亏损~~~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2年09月08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原料成本上升助推涨价 盈利模式单一难掩亏损
共享单车还能“骑”多远?(图)
本版撰文/摄影 本报记者 宁广靖 郝一萍 韩启

  共享单车平台相继涨价,是因为运营成本上升,还是因为没有找到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单车代工厂对此有何动作?运营平台普遍亏损的背后,饱受“烧钱”争议的共享单车,还能“骑”多远?

  不久前,美团单车发布公告称,8月10日23时起调整单车骑行畅骑卡无折扣价格。其中,7天无折扣价从10元调整为15元,30天无折扣价从25元调整为35元,90天无折扣价从60元调整为90元。今年年初,哈啰单车也将7天、30天骑行卡的无折扣价上调至15元、35元。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用户评论称“骑行价格一直在攀升,再涨不如自己买辆自行车”“比公交车还贵,我是骑不动了”“没被‘雪糕刺客’刺中,却栽在了‘最后一公里’上”……

  反应不同 有的直呼贵 有的没影响

  记者注意到,尽管共享单车平台调价,但用户在平台实际购买骑行卡时,仍享有优惠。以美团单车为例,在天津市可用的7天畅骑卡,虽然无折扣价是15元,但平台给了8.2元的惊喜红包,实际支付价格为6.8元;原价35元的30天畅骑卡,使用惊喜红包后,实际价格为18.8元;原价90元的90天畅骑卡,抵扣掉惊喜红包后,价格为58元。哈啰单车的优惠情况也差不多。哈啰单车App显示,30天不限次卡原价35元,优惠后价格为14.49元;原价90元的90天不限次卡优惠后的价格为41.31元。

  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如果在运营区外、禁停区内或停车点外还车,需缴纳一定的车辆调度费或车辆管理费。以美团单车为例,运营区外还车每单需缴纳10元的车辆调度费;禁停区内还车每单需缴纳3元至20元的车辆管理费;停车点外还车每单需缴纳5元的车辆管理费。

  “我以前经常骑共享单车,现在已经不骑了。”团团在河东区大桥道附近开了个店,每天早晨从河西区复兴门的家里出发去看店。有时候她出来得早,会骑单车过去,大概40多分钟。“共享单车起步价为30分钟1.5元。如果停错了地方还要交调度费或管理费。现在公交车一趟基本也就2元,还有空调、不用费力骑、也不用找地停车。要是共享单车骑得时间长点儿,比公交车还贵了。而且共享单车的停车点大多在公交车站或地铁站旁,如果价格没有优势,为什么不坐公交车和地铁呢?”团团说。

  对于共享单车涨价,不少网友像团团一样,发出“最后一公里也要骑不起了”的感叹。不过也有些用户对此表示并不敏感。同同是一家贸易公司的兼职翻译。她每周去单位两次,一般会从家门口骑一辆共享单车到地铁站,时长不超过15分钟。算上往返,同同一周会骑4次共享单车。因为骑行频率不高,她没有购买骑行卡,而是按单次骑行计费。这次涨价并未涉及单次服务价格,所以对像同同一样使用单次服务的用户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

  在一位共享单车运维人员看来,涨价后,单车的使用情况没有明显变化。8月31日早上8点刚过,地铁一号线双林站门口,一位共享单车运维员把一辆辆共享单车从货车上卸下,沿着道边的停车线摆放整齐。这是他当天的第二个卸车点位。半个小时前,他刚在华山里地铁站门口的共享单车停放点摆放整理了60多辆单车。“相比于其他两个点位,华山里地铁站骑车的人更多一些。”他说。

  双林、华山里、财经大学这几个地铁站是该运维员负责区域内的主要点位。这些地方他一天要跑上七、八趟。他的主要工作是把随意停放的单车规范地摆放在停车点,把坏了的单车拉到附近的仓库。他告诉记者:“以前,大多是靠地铁口的20多辆车有骑过重停的痕迹,现在这个数量没什么变化。”

  成本上涨 平台迎盈利“大考”

  对于骑行卡价格上调,美团在给记者的回复中称:“美团单车本次调价为畅骑卡无折扣价调整,实际购买以最终优惠价为准。本次美团单车畅骑卡无折扣价调价后,与哈啰单车骑行卡价格一致。”此前,美团单车在公告中对于涨价的解释为“由于硬件和运维成本的增加”。业内人士直言,共享单车平台的运维人力投入和产品折旧成本在普遍增长。

  在头豹(上海)研究院消费行业首席分析师李金灿看来,共享单车平台调价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涨导致共享单车的硬件成本增加;同时,运输、投放、管理等持续性的人力成本也带来一定的压力;二是共享单车平台现阶段营收无法覆盖全部成本。

  据了解,今年以来,受原材料涨价、用工成本上升、物流不畅、汇率波动较大等因素影响,自行车行业运行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尤其是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导致企业开工不足、产业链不稳,在短时间内对行业造成冲击。一位共享单车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从前年下半年开始,自行车生产需要的一些原材料价格就已经上涨了,去年涨到了顶峰。“近两年,包括金属材料、塑胶在内的自行车上游原材料基本涨了15%左右。而且,单车丢失、损坏等情况很常见,这些成本也不小。共享单车每年的运维成本和折旧成本对平台来说也算是重压。”该人士说。

  在此背景下,共享单车平台的业绩并不好看,亏损似乎成为行业常态。“共享单车平台的营收主要依赖骑行费用和广告投放,营收方式较为单一。共享单车市场庞大,但平台盈利较为困难,多处于长期亏损状态,难以达到收支平衡。”李金灿表示,曾经为了打开超级流量,共享单车平台需烧钱补贴、斥资做广告投放和营销,而长期的巨额亏损使平台选择更加理性的竞争,在生存压力下纷纷探索共享单车更有效的盈利模式,如今价格的上调似乎成为共享单车后半场发展的必然举措。

  在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看来,对共享单车行业来说,一味地涨价不是长久之计,严重的还可能带来用户的流失。因此,如何在市场价格与用户留存之间寻找平衡点,也成为共享单车平台需要思考的问题。

  缩减产能 部分代工厂无奈退出

  在自行车原材料价格“涨声一片”的背景下,共享单车代工厂有的缩减产能,有的则干脆退出共享单车的代工领域。

  “共享单车大多是定制的,成本比普通自行车更高。”天津一位曾给共享单车平台做代工的自行车厂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厂2016年开始做共享单车代工,做了两年之后,共享单车的代工业务就都停了。“那一阵儿,共享单车的订单很多,不少自行车厂或直接或间接地都能接到共享单车的订单。那时候产品要得急,厂子自己产能有限,就把一些订单分包给了其他单车组装厂。也有厂子自己买设备招人,提高产能接单交活。”该负责人说。

  在昔日共享单车代工厂聚集地,一家自行车厂老板指着旁边的几个厂房对记者说,四、五年前,这个地方很多自行车厂都做共享单车代工。但在一些共享单车平台相继退出市场、原材料普涨、疫情反复等多方面因素叠加下,一些工厂缩减产能,有的甚至退出自行车生产行业。“现在这些厂房出租的出租,关门的关门。留下不多的厂子即便做自行车,也不代工共享单车了。”他说。

  在李金灿看来,对共享单车代工厂来说,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制车成本增加。代工厂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近年受各地疫情反复影响,员工到岗率低、人力成本上升、产能不足等情况频频发生,为减少亏损、实现盈利,有的工厂会选择提高售价来应对成本上涨。

  代工基地

  部分平台倒闭、尾款无法收回导致资金链断裂

  代工厂:亏本清库存 有的已转型

  “近年来,很多共享单车平台陆续退出市场,导致那些代工厂的日子也都不好过。”一家知名自行车企业原市场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曾有为共享单车平台代工的企业,因该平台倒闭、尾款无法收回导致资金链断裂。而有类似遭遇的共享单车代工厂并不只这一家。

  8月29日,记者来到了一个曾经给共享单车做代工的自行车厂家聚集地。昔日生产、运输热火朝天的景象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寂静。道路两旁,很多两层楼高的厂房外墙上刷着“出租”字样的红色油漆。

  到了午饭时间,路边不少小饭馆大门紧闭,营业中的包子铺和拉面馆里也只有零星顾客。一位推着三轮车卖简餐的阿姨对记者表示,以前,周围自行车厂的工人11点半就下班了,12点半正好是他们出来吃午饭的时间。可是现在,12点刚过,她已经准备收摊回家了。“现在这附近的工厂有的已经闲置下来了。开工的厂子也没有以前那么忙了,很多人没啥活的话,中午直接回家,下午也就不来了。”她一边往三轮车上装着东西,一边对记者说。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一般规模比较大的共享单车代工厂的起订量是1万辆。“一家共享单车代工厂曾接了一大笔订单。但不久后,它合作的共享单车平台突然倒闭。大量共享单车积压在工厂的仓库里。当时那批车的生产成本价在400元左右。就算仅仅是起订量,这笔订单的价格也达到了400多万元。平台倒闭后,尾款也收不回来了,厂商只能以170多元一辆的价格亏本甩卖。”一位自行车生产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尽管如此,但时隔多年,那批共享单车至今仍有库存。“常年在厂里堆着,不仅占地方,而且品相越来越差。遇到这种情况,不单单是亏钱的事,甚至代工厂可能直接被拖‘死’。”他对记者说,“共享单车富了一批人,却也坑了一批人。”

  据该负责人介绍,如今当地做共享单车代工的厂家已经很少了。“经过大浪淘沙,市面上共享单车平台只有那么几家。这些平台也都有常年合作的代工厂,订单相对稳定。以往做代工的企业大多转型了,有的做贴牌,有的做自行车出口,有的转型生产自行车零部件。”他说。

  单车成本

  便宜的200多元 贵的1000多元

  有的车连螺丝都是定制的

  各大共享单车平台在涨价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点:硬件成本增加。对于共享单车而言,生产硬件也就是共享单车本身,需要多少成本呢?“一般情况下,便宜的200多元,贵的有1000多元。”天津自行车生产企业负责人老张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

  为何一辆共享单车的价格能相差4倍?老张指着一辆自行车对记者解释道:“共享单车会有很多种配置。不要小看一辆自行车,它的零部件非常多,有近30个,包括车架、车座、车轴、轮胎、轮毂、刹车皮、螺母……每个部分的价格都不同。这差几元,那差几元,最后成本就会相差不少。”

  老张向记者举了个例子:“比如车轴就分为很多种,有滚珠的,还有轴承的。相比之下,轴承的比较耐用,常年骑行的话,磨损也会相对较小。但是滚珠的车轴,骑得时间一久,轴管就容易磨穿。再比如说轮胎。我们最便宜的外胎8元一条,可能骑一两个月就磨坏了。耐磨一点的外胎要16元。还有一种实心胎,不用打气、不怕爆胎,要30元左右。一个小零件质量的好坏,都会体现在后期的维修成本里。”老张说,“没有特殊要求、比较基础的车型在我们这边做,价格一般是230元左右。如果想做100多元的共享单车也能做,不过可能骑不了几天就坏了。这样一来后期维修成本太高,没有共享单车平台那么干。”

  事实上,共享单车并不等同于居民的家用自行车。相比于家用自行车,共享单车不仅使用频率要高得多,而且被使用的过程中也更容易损坏。因此,共享单车需要比家用自行车更加结实、耐用。一位共享单车平台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该平台的单车最高报废年限为3年,如果损坏到无法维修,也会提前“退休”。“其实,我们的产品常常会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更新迭代,为的就是骑着更轻更舒适,设计也会越来越符合人体要求。”

  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共享单车平台在全国各地投放的车型也不尽相同。上述人士向记者举个例子:“我们在天津投放了大量小轮车。因为天津的骑行人群很大,其中就包括很多12周岁以上的孩子。小轮车车身小巧,对于小朋友来说更好驾驭。车座和车把之间的距离也更适合体型较小的人骑,更舒适、更安全。此外,我们还在其他城市投放了一些变速车型。这种车更适合山路较多的地区。”

  经过多年的摸索,共享单车平台、代工厂逐渐发现,生产成本高的共享单车使用寿命更长,维修成本更低,总体算下来,反而更划算。共享单车平台使用的配置逐渐加强,成本也随之走高。尤其是共享单车还要格外注重防盗。

  最初,市面上共享单车成本大多在300元至400元,那时使用的车身还是铁的,成本低,不过使用久了会有锈迹;车身上的各个零部件也都是通用的产品。而如今,规模较大的共享单车平台大多改为定制车型。车架、车链、链盒、刹车甚至铃铛都固定在车身上无法拆卸,单单一把防盗电子锁就要200多元。“有的共享单车连螺丝都是定制的。”老张指着车座下的螺丝对记者解释道:“我们正常的螺丝是六角的,一般用内六角扳手就能拧下来。有的共享单车用的是花心螺丝,中间是五角的,还有个小口儿,一般都买不到拆卸这种螺丝的工具。”

  用户倾向

  “共享”不如自己买?

  共享电单车成新看点

  共享单车平台宣布涨价后,不少用户表示“‘共享’还不如自己买一辆”。肖肖曾经也有这个念头,但打听过价格后便作罢。“我一般会从地铁站骑辆共享单车回家。听到涨价的消息后,我想过买一辆车放在地铁站门口。虽然共享单车骑行费不高,但长期用下来也不少钱,而且属于租用。而买辆车是属于自己的。我在网上问了几家店铺发现,自己买自行车也不便宜,而且还要担心车被偷。”肖肖说。

  一位自行车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原材料成本压力加大,下游自行车企业纷纷提价予以应对。去年底,自行车就已经调过一次价了,涨了大概5%。今年价格没动,但销量明显不如去年。”记者咨询淘宝多家自行车店铺,当问及商品价格上调时,有客服表示:“原材料都在涨价,后面可能还会上涨。如需购买建议尽快下单。”

  对此,头豹(上海)研究院消费行业首席分析师李金灿表示,共享单车涨价可能导致部分消费者购买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的意愿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商家对个人客户的销量。但共享经济已成浪潮,共享单车作为便捷的出行方式在解决用户短距离交通需求上效果良好。并且目前共享单车涨价一部分原因来自上游铁、铝、铜、锂电池、电机等原材料价格上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厂商也被动向上调整销售价格。目前来看,共享单车涨价对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销量的连带效应并不明显。

  不少用户在社交平台表示,此前他们一直骑共享单车,现在更愿意尝试骑行共享电单车。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2022年中国共享电单车市场及用户行为监测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共享电单车的数量接近400万辆,其收入规模为93.6亿元,预计2022年突破100亿元。

  市场格局

  从大浪淘沙到三足鼎立

  野蛮生长后步入新阶段

  时间回溯到2016年。在这一年,随着资本热钱不断涌入,共享经济迅速站上“风口”。也是在这一年,曾致力于解决大学校园的出行问题的ofo“骑”出高校,成功推广到了社会层面。因为能解决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痛点,以ofo为代表的共享单车平台一经面世即点燃了资本市场和各地用户的热情。

  可以说,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是共享单车的高光时期。《2017年中国主要城市骑行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共享单车全球注册用户总数近4亿,74家企业先后进入市场,单车投放总量达2300万辆,行业累积融资超230亿元人民币,2017年年度订单115亿单。

  在此期间,各大共享单车品牌相继崛起。曾有一张手机截屏热传于网络。在这张截图上,1号单车、ofo、小鸣单车、小蓝单车、悟空单车、3Vbike单车、町町单车等24个共享单车的应用图标铺满了整个手机屏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共享单车平台烧钱补贴、恶性竞争、管理困难、挪用押金、车辆被盗、缺乏盈利模式等种种问题逐渐显现。上述霸屏的部分共享单车平台陆续退出市场。

  2017年6月19日,悟空单车称,由于单车大量被盗,悟空单车从即日起停运;2天后,3Vbike因同一理由停运;同年7月、11月,町町单车和小蓝单车相继被曝资金链断裂,公司人去楼空;次年2月,1号单车宣布停运;3月,小鸣单车宣布破产……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共享单车行业还迎来了一系列彻底打破市场格局的历史性事件:哈啰单车与“共享单车第一股”永安行合并、青桔单车上线、摩拜单车“卖身”、ofo资金链断裂。

  在ofo暴雷后,其市场份额被美团单车、哈啰单车、青桔单车蚕食。近年来,共享单车市场格局已较为稳定,基本被该三家平台瓜分。至此,共享单车行业在经历多年野蛮生长后,逐渐告别了烧钱补贴、恶性竞争的粗放式发展时期,如今已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招商证券在研报中分析称:“共享单车是资本密集型行业,且行业渗透率已高,因此已形成了稳定的竞争格局。展望未来,行业玩家需要兼具强大的合规能力、先进的技术水平、精细化的运营和可持续的盈利能力,才能够取得持续稳定的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