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已至,气温骤降,不少人已备好或打算购买过冬的羽绒服,然而,多位自称是服装业内人士的博主透露,羽绒成本涨价,市面上大量低价产品以次充好。据央视财经报道,一部分“假羽绒制品”在线上、线下市场肆意泛滥。部分直播间羽绒制品以“丝”代“绒”。记者一线调查江苏南通羽绒被生产厂商,用“飞丝”冒充“羽绒”成当地市场“公开的秘密”。江西九江多家羽绒服装企业的产品含绒量极低。11月25日,江苏南通通报称:已采取固定证据、查封扣押、立案查处等执法措施。
羽绒类制品悄然涨价,因素很多,一个说法是与“二师兄”有关,出人意料,但似乎有点道理。猪肉价格下降,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猪肉,导致鸭、鹅的养殖数量减少,直接影响了羽绒的供应量,羽绒服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仅仅是涨价也就罢了,一系列热搜让人心惊胆寒——“央视曝光羽绒制品造假产业链”“部分劣质羽绒服填充物竟是飞丝”“你的孩子可能正在穿这些劣质羽绒服”……连孩子穿的羽绒服也造假!逻辑链条也很清晰,成本涨价,羽绒服价格上涨,消费者持币观望,羽绒服销量下降,一些黑心厂商走歪门邪道以次充好。然而,真相又不完全是这样,掺“飞丝”在行业内存在多年了。也就是说,假羽绒服、假羽绒被往年也不少,但今年的成本上涨让造假变得更为疯狂。
以次充好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还有各种障眼法蒙蔽消费者。所谓“飞丝”就是粉碎毛,就是鸭、鹅毛的边角废料粉碎以后成为丝绒状,这种“飞丝”填充的羽绒服不仅不保暖,而且由于缺乏高温消毒等程序,还有可能产生异味和病菌,潜藏致病危险。由于其形态与羽绒有相似之处,当“飞丝”和“羽绒”被填充进被壳后,无论是从外观看,还是用手触摸感受,消费者都极难分辨出二者的差异。而直播间里展示讲解的样品和发到消费者家中的羽绒被压根不是同一种。“直播间展示的是好绒,但真正发的是差的。”
更令人目瞪口呆的是,连合格证和检测报告都可以造假。在江西省九江市红星羽绒电商创业园,这里的儿童羽绒服装款式多样,都附有吊牌、水洗标和羽绒充气标,合格证上明确标明品名为“儿童轻薄羽绒服”“羽绒服”“鹅绒裤”等,执行标准和安全技术类别、产品等级说明应有尽有,填充物也写明是“90%白鸭绒”“白鹅绒(含绒量90%)”“白鸭绒(含绒量90%)”等,甚至还附带检验检测报告。牌子可以贴,质检报告可以买,好评可以刷,直播间挂羊头卖狗肉,羽绒制品造假销售形成了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有道是,便宜无好货,不法厂商敢于肆无忌惮地以次充好,一是欺负部分消费者难以辨别真假,二是赌部分消费者经不住低价的诱惑。消费者固然要增加辨识能力,警惕低价陷阱,但不能让消费者独自阻击。市场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更需主动出击,进行全链条监管,对利欲熏心、肆意妄为的黑心厂商和制假窝点,该处罚的要处罚,该取缔的必取缔,该抓捕的须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