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深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百名记者在基层
蹲点七八日 入户五六家 记录二三事 友爱一群人~~~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11月08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名记者在基层
蹲点七八日 入户五六家 记录二三事 友爱一群人
走进好人社区 感受爱心律动
张艳 文/摄
居委会将赵永华的故事做成板报展示在“老赵益事厅”里

  好人长廊 社区里的“人气”打卡地

  一大早,彰武楼小区的孩子们陆续走出家门去上学,大人们也都按部就班赶赴工作岗位。没过一会儿,长廊里就开始热闹起来,社区里的老人们陆续出来晒太阳。

  彰武楼小区是红桥区咸阳北路街道彰武社区下辖小区,共有29栋楼、93个楼门,常住人口2600人左右。虽然是老旧小区,但是彰武楼小区整体干净整洁,小区里的长廊是大家最爱来的地方。最近,长廊又有了“新气象”,大红底色的“手拉手好人好事榜”非常醒目,老人们一边遛弯,一边放慢脚步浏览。榜上写有:书画社王大爷邻里互助、83岁刘姨孝老爱亲、金剪刀服务队宫姐助人为乐、78门宋大爷见义勇为、58门齐姨敬业奉献……记者发现,这里记录的都是社区里琐碎的身边小事儿,语言简洁,实时更新。虽然没有具体体现姓名,最多只是记录了居民的姓氏,但是,只要是认识的人,都能从描述的事迹里认出是哪位邻居。

  “金剪刀服务队这孩子我认识,她是老宫家的闺女,娘家在咱小区,这些年免费给社区里的老人们理发,真给年轻人带了个好头儿……”老人们兴致勃勃从榜上寻找着自己的“熟人”。

  社区书记赵璐介绍说,这也是一条“好人长廊”,长廊上张贴的“手拉手好人好事榜”,记录的都是最近发生的事件。在此基础上,社区每季度都会评选一次“身边好人”,并且张贴在“大拇指季度好人榜”上。

  “微心愿” 爱心在方寸间加快传递

  在社区活动室,一本写着“微心愿记录榜”的小册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居民王奶奶希望国庆节有人帮她家里做一次大扫除;失独老人董某某希望在中秋节吃上美味的月饼,有人来家里聊聊天。这些“微心愿”后面,都备注了认领心愿的居民姓名。

  家住13门的刘姨认领的心愿是“老人走失如何及时回家”。前不久,社区一名80多岁的老人外出走失,由于老人年纪大有些糊涂了,说不清楚自己住哪儿。民警和社区联系发来老人照片,希望认一下是不是这个小区的住户。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找来几名老住户一起帮忙辨认,最终,在刘姨的帮助下,确认了老人所住的楼门,老人被平安送回了家。这件事以后,老人走失问题登上了“微心愿”,刘姨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她提议,给社区里有需要的老人制作“爱心卡”,卡片上只有居委会的联系方式,不体现老人的个人信息,每张卡片都有一个编码,一张卡对应一个人,领取卡片的居民信息都登记在社区,信息包括老人的姓名、住址以及家属联络方式,这样一来,只要带上这张卡,老人走失后,通过卡片就能联系到居委会,居委会也能从卡片上的编码准确找到老人的家人。这件事得到了居委会的支持。

  “我们发动群众的力量,为大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事儿都不算大,就是通过这种形式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赵璐说。

  志愿服务 他给自己安排新“岗位”

  “虽然我搬走了,但对这地界儿有感情,愿意帮着社区做点儿事儿。”穿着巡逻志愿者坎肩的赵永华走在红桥区尚都家园社区里,自1993年退休以来,他就给自己安排了个新的“岗位”——志愿服务,现在79岁的他,已经足足坚持了30年。

  赵永华后来因拆迁搬到了双环邨一带。赵永华和妻子双方父母过世后,两人就商量着去赡养那些需要照顾的老人。很快,不少老人找到赵永华,想让赵永华来照顾,甚至还有人承诺把存款、房子都送给他。为了避免非议,他和老伴儿决定,只赡养无儿女、无存款、无人照料的“三无”老人。

  1997年,符合“三无”条件的老人潘奶奶找到了赵永华。当年,潘奶奶已经91岁高龄了,老人患有胰腺瘤和胆结石,独自一人住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房子破旧不堪,一下雨就漏。起初,赵永华夫妇经常去看望照顾老人,为老人打扫房间、理发、洗澡,陪老人唠唠家常。有一天下着雨,两人再次去看望老人时,赶上潘奶奶病情加重,看到她痛苦的表情,赵永华赶紧叫了辆出租车,把老人送到附近医院,由于送医及时,老人从鬼门关闯了过来。出院后,赵永华把老人直接接回了自己家,计划等老人身体恢复好一些再送她回家。有一天,潘奶奶对赵永华说,我喜欢这个家,我能一直住在这吗?一句话让赵永华心疼不已,他马上说:“这儿就是您的家,只要您愿意,就把我当成您的亲儿子。”从那天开始,潘奶奶就和赵永华夫妇生活在一起,直到老人在98岁高龄时安详离世。

  结束了这段“母子”缘分,赵永华开启了20余年的扶老助困爱心接力。韩秀荣、闫宝林、霍亚琴、邱秀卿……一位位老人进入到赵永华的生活中,成了家里的一员,赵永华先后认养了14位素不相识的老人,为其中12人送终。为了帮助更多人,赵永华在2002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这一天,以个人名义在家里开通了“帮办热线”,并定下为困难家庭服务、为老人服务、为儿童及孩子们服务、为病残人服务、为求助者服务的“五服务”原则。这些年,他和老伴儿每月都从退休金里拿出来一部分捐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总计捐款20多万元。21年来,热线24小时无偿服务,夫妻俩先后与120余位求助者结为“帮扶对子户”。

  如今,这条热线不仅扶老助困,还是天津市遗体捐献志愿者宣传服务小组的热线咨询电话。早在2002年,赵永华和老伴孙秀兰就完成了捐赠遗体和眼角膜公证手续,在他们的努力下,目前全市登记遗体捐赠人数达到了3000多人,登记捐赠眼角膜人数也达到了1000多人。

  社区居委会将赵永华的故事做成板报展示在“老赵益事厅”里,这些年,赵永华做帮办记录的台账以及最早使用的那部“帮办热线”电话机成为展品。最令赵永华欣慰的是,孙女自2010年上学起就节省零花钱,给被赡养的老人们买食品,陪老人聊天,还用积攒的零花钱认领了80个“爱心储蓄罐”,赠送给学校和社区里的小朋友。

  学者谈“好人社区”建设

  邻里之间守望相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市推出“好人社区”相关工作,是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建设“好人社区”,是一种社会“软”治理。通过座谈会、朗诵会、歌唱比赛等形式宣传好人好事、“好人社区”,鼓励更多的人做好事,在好人的带动下,会有更多的社区居民走进好人队伍。通过“提需求—遂民愿”实践机制,了解居民需求,精准精细做好事,使做好事收到良好社会效益。通过定期推出好人好事线上线下专栏文章、召开社区表彰会、评选优秀“好人社区”等方式颂扬好人好事,加强“好人社区”建设,营造和谐友好社会氛围。

  当好人做好事,建设“好人社区”,居民友善诚信,邻里和睦友爱,社区有序和美。以良俗美德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以“软”治理提高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社区凝聚力,进而推进整个社会文明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桂慕梅: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天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暨志愿服务研究中心特聘专家)

  记者手记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记者蹲点七八天的采访中,一些老年人都爱说怀念以前住平房的日子,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设施完善的人居环境让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却感觉生活里少了点儿什么。说来说去,其实他们并非是想要回到过去没有暖气、上下水不便、生活条件简陋的居住环境,而是怀念那时候邻里之间那种亲近的关系,人与人之间不设防的坦诚相待,过日子那种热热闹闹的烟火气儿。

  社区当然也洞察到了群众这样的需求,小区里拿出各种办法,给居民提供生活上的便利,给大家创造更多接触的机会,丰富群众娱乐生活,满足人们精神世界的需求,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营造互帮互助、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一桩桩、一件件好人好事,在社区里却显得那样普通,随处可见。善行潜移默化的传递,教育、引导、带动了一大批人,形成了聚集好人的“强磁场”,形成社区的“好人”文化。

  社区是家,邻居是家人,每个人对家都应该有一份责任,对家人不忘关爱,这个家才会越来越有凝聚力。“好人社区”构建起求助、帮扶、宣传、带动的社区内部良性运转机制,通过发现身边的 “善小”,积“小善”为“大善”,汇“小爱”为“大爱”,形成了良好社会氛围。赵永华坚持30年的善举不一定人人都能做到,但是这样的正能量每个人都吸取一点点,就会传承下去,德不厌小,点滴滋润;善不拒微,聚沙成塔,凝聚在一起就是强大的力量。

  新报记者 张艳 文/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