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化石标本本身,许渤松还讲述了一个细节。
在胡承志教授制作的一件化石标本模型上还有一个外文名字“Weidenreich”,是当时步达生离世后接手周口店“北京人”化石研究工作的德国古人类学家魏敦瑞。“胡老来北疆博物院时说,魏敦瑞看到他制作好的第一件标本模型后,提出以后不用写上他的名字。”这也就成为胡承志教授的鉴定依据之一。
一件标本模型已近百年、三件标本模型将近90年——在许渤松看来,这是当年最早的一批直接从原标本复制而成的模型,由于失真度很小,在“北京人”化石原件丢失之后,就显得弥足珍贵。许渤松还提到,这四件标本模型所代表的古人类个体是“三男一女”,其中贾兰坡发现的II号头骨为女性;“现在,大家常在博物馆里看到‘北京人’复原像,就是以‘她’为原型制作的。”
配合馆藏的这四件标本模型,不仅有展出的底托,还有专门用于保存的木制藏品柜,“尤其是藏品柜内当年制作的卧囊,与标本模型及底托的形状配合得天衣无缝。”这套藏品柜应该是多年前北疆博物院为珍稀藏品量身定制的。许渤松告诉记者,从2016年初北疆博物院重新开放开始,这四件珍贵的藏品就作为“明星展品”对外展出。
“北京人”头盖骨的下落有很多传说,其中不少还与天津有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头盖骨原件在天津的美国兵营里。有资料记载,这个消息是一位美国人类学家通过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解密档案而得知的。这位人类学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还专门到天津来寻找过,但并无结果。
这个说法影响很广。许渤松说,馆里一位老专家也曾在媒体的邀请下,带领记者去今天津医大广东路校区进行“寻找”,但是,当年的兵营旧建筑早已不复存在。
本版撰文 新报记者 单炜炜
图片均由被访者提供
(下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