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债权债务纠纷,您可别轻信有些机构所称的“解债服务”。近年来,“解债”类非法集资时有发生。有些所谓“解债机构”声称可以提供“债事服务”,帮助化解债务纠纷,实际却收取高额服务费,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两头骗取钱财,涉嫌非法集资犯罪。
近日,有公安部门发布风险提示,指出“解债”类非法集资常用的三个招数。
第一招,画饼。有些债事服务机构宣称自己可以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搭建服务平台,承诺在收取咨询服务费或者履约保证金后,会通过以物抵债、现金分期等方式实现债权、代偿债务。但其实这类机构并不审查债权债务关系的真实性,也不采取任何解债措施,本质上就是以解债之名行集资之实。
第二招,利诱。有些机构谎称消费者缴纳解债金额30%—60%的费用后,即可获得全额甚至明显高于债权的现金或实物回报。实际上这类机构并没有实质经营活动和收益,所谓的抵债物品价格虚高,完全靠“拆东墙补西墙”来维系,资金运转不可持续。
第三招,造势。这类机构以“具有央企、国企背景”“提供等额资产保障”为噱头,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虚假宣传。有的还设置层级奖励制度,诱使公众投资加盟并发展人员加入,甚至仿冒银行设立线上网站、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线下实体经营网点,以误导公众,快速扩张。
公安部门指出,这些“解债机构”既没有金融管理部门的审批许可,也不是金融机构或地方金融组织,只是一般的市场主体,没有部门对其进行严密监管。这类机构的运作模式违背了市场基本规律,资金链极易断裂,而一旦出险,参与者就将面临严重损失。
由此,公安部门提醒社会公众要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务必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债权债务纠纷,避免上当受骗。同时,社会公众还应知道,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如果公众发现涉嫌非法集资违法犯罪的线索,可以及时举报或者报警。
新报记者 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