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海河之声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民情面对面
热线23602777
有的关门 有的降级~~~
市政府办公厅、天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津云新媒体《政民
零距离》栏目与天津日报社会部合办
天津帮办
帮办热线23602777
http://ms.enorth.com.cn/zmljl/~~~
~~~街道执法队:发告知书限期拆除
~~~
和平区大沽北路~~~
“闲鱼”上购物花了4800元 家长要退货平台不理会~~~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4月05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民情面对面
热线23602777
有的关门 有的降级
政务网公布的老人家食堂去哪儿了
记者 韩爱青 赵煜

  政务网站是群众了解政策和认识政府的重要窗口之一,其服务信息的准确性,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然而,近日本报热线23602777接连接到市民反映,他们按照区级政务网上公布的“老人家食堂明细表”寻找各家食堂,不想却常常扑空。

  市民投诉:

  政务网上显示的

  老人家食堂哪儿去了?

  李先生的父母年近8旬,自己买菜做饭有些吃力,他得知现在各区都在布局老人家食堂,于是想在河东区中山门街道为父母找一间可以解决吃饭问题的食堂。“我在河东区政务网上的‘政府信息公开’一栏查询到了由河东区民政局公布的‘河东区一级老人家食堂点位信息’,其中显示四号路社区有老人家食堂。”李先生趁着午休时间赶过去咨询,没想到,老人家食堂找到了,但却不开门。

  与李先生有相同经历的还有市民杨女士和刘先生,他们也是在各自所在的津南区和东丽区政务网上查询到老人家食堂的信息,实地查看发现其与公布的信息不相符。

  背景调查:

  政府公开信息

  老人家食堂分三级

  2024年5月,市民政局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深化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了三级老人家食堂的功能:一级老人家食堂,提供制配餐、就餐、个性化送餐等便利服务;二级老人家食堂,通过“中央厨房”、一级老人家食堂等配、供餐,可现场提供膳食二次加工、加热,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就餐和个性化送餐等便利服务;三级老人家食堂(老年助餐点位)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就餐和个性化送餐等便利服务。

  实地探访:

  河东区中山门街道四号路社区

  一级老人家食堂关闭

  记者在河东区政务网上查询到,“河东区一级老人家食堂点位信息”是2024年11月1日发布的,四号路社区老人家食堂位列其中,详细地址在14号楼1门后面。3月27日11时30分左右,记者来到该社区,来回转了两圈,终于在一扇停满车的铁门旁发现了“老人家食堂”的牌子,但是大门紧锁,敲门无人应。老人家食堂与中山门街道办事处相邻,绕到另外一侧,还有一扇门,也挂着“老人家食堂”的牌子,门同样上锁。问了几位居民,他们甚至不知道社区里还有老人家食堂的存在。

  记者咨询了街道办事处一位值班人员,对方表示,这家老人家食堂不营业。“以前营业过吗?”对于记者的提问,对方回答:“应该与另外一家位于天铁医院的老人家食堂属同一家公司运营,好像是在那边做完饭再配送,具体我也不太清楚。”

  津南区双港镇柳林社区

  两家二级老人家食堂“降级”

  “我去了一趟,根本没找到,问了居民也说不知道。”杨女士投诉的是津南区双港镇柳林社区老人家食堂,按照津南区政务网上2023年5月23日发布的信息显示,其为二级老人家食堂。按照政务网上提供的“柳景家园配建3号楼”的地址,记者两次在中午就餐时段前往,第一次没找到,在二楼和三楼先后问了三人,对方均表示社区里没有老人家食堂。第二次,在向柳林社区居委会提前咨询后,终于在二楼找到老人家食堂,但大门紧锁。根据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说法,这是三级老人家食堂,不具备现场制作餐饮的条件,但配备了桌椅、冰箱、微波炉等相关设备,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就餐等服务。这与津南区政务网上公布的信息不符。

  双林街津铁惠苑社区老人家食堂对外公布的也是“二级老人家食堂”,可记者到场后发现,该老人家食堂虽然开放,但只有桌椅和热饭的设施,无人就餐。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称,这其实是三级老人家食堂。

  东丽区华明街

  一家关门一家降级

  刘先生反映的是东丽区政务网上公布的华明街宏泰养老服务中心一级老人家食堂及第三社区的二级老人家食堂。“一个关门了,一个根本没有。”

  根据刘先生提供的信息,记者在东丽区政务网上查到了上述两家老人家食堂的信息,发布时间是2021年11月15日,距今已经过去将近4年。记者在中午时段分别前往这两家老人家食堂。东丽区华明街宏泰养老服务中心虽然还挂着牌子,但从玻璃门窗往里看,空无一人,其内设施基本被搬空。记者拨打了配餐企业的电话,接听电话的人表示,他们已经不再营业。而第三社区的配餐企业电话实则为社区居委会电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配餐企业会把餐送到居委会,老人们来取餐,这里只是一个交接餐食的场所。

  民政部门回复:

  食堂关门理由不同

  但都未及时更新信息

  投诉的三位市民质疑,三区政务网上公布的老人家食堂信息如此不准确,难道损害的不是政府的公信力?这些老人家食堂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为何会出现与公布情况不符的情况?

  河东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解释,四号路社区老人家食堂2024年经专业机构评估结果为不合格,目前正在整改。河东区政务网上公布的“河东区一级老人家食堂点位信息”为该区所有登记备案在册的老人家食堂。让居民“跑空”表示抱歉,同时表态说,将以此为契机,密切与各街道的联系,及时更新各个老人家食堂的经营状况,更好地服务全区居民。

  津南区双林街道办事处和双港镇政府则表示,2024年下半年,社区老人家食堂由该区民政局调整为三级食堂,而政务网上信息是2023年5月公布的,因为时间问题,造成的信息误差。津南区民政局方面表示,信息未及时更新给居民带来不便,今后将改进。

  东丽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称,2021年11月15日,东丽区政务网公布全区开设一级老人家食堂16家,二级老人家食堂98家。由于老年人就餐需求较少,2024年,将现有的二级食堂改为三级食堂。老人家食堂数量并未减少,只是由于该局工作人员失误,未及时在政府官网更新相关信息,导致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目前已更新。

  专家观点:

  “标配”不到位

  带来社会“不便利”

  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市委党校基地研究员赵静静,对于记者的调查采访给予积极支持。她认为老人家食堂出现的问题,目前各部门给出的原因是政务信息更新不及时,其实还隐藏着老人家食堂标识不明、全渠道宣传和服务不到位等情况。定期安排工作人员实地核查老人家食堂实际运营状况,政务网上设置反馈入口,鼓励群众进行信息监督和反馈,上述问题就能及时避免。老人家食堂,不仅是民政一家的事,市场监管、社区等相关部门应建立联动机制,实现老人家食堂信息共享。老人家食堂的建设和使用,是未来一个时期应重点关注的焦点。老人家食堂是适应老龄化社会的“标配”,一旦“标配”不到位,容易带来社会的“不便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