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作为我市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8个村庄之一~~~
市领导深入民营企业调研服务~~~
~~~
和平区推进内涵式发展~~~
海河英才谱~~~——记天津智临天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康波
~~~
~~~
科技金融路演中心助力~~~
天津站及其所辖各站——~~~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作为我市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8个村庄之一
这个“陈塘庄”保护修缮启动
记者 胡萌伟

  我市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8个村庄

  蓟州区

  西井峪村 黄崖关村 小龙扒村

  桃花寺村 小穿芳峪村 隆福寺村

  西青区

  六街村

  宝坻区

  陈塘庄村

  一座座传统村落,或掩映山间,或坐落溪畔,古朴的建筑、厚重的历史、淳朴的民风,令人陶醉。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基因库”,也是传统文化的“宝藏匣”。近日,作为我市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8个村庄之一,宝坻区陈塘庄村保护性修缮工程正式启动。

  加大保护力度

  让传统村落的“生命力”更强

  宝坻区陈塘庄村始建于明朝初年,历经600余年的风雨洗礼,村落依旧保存较为完整,整体建筑风格统一,洋溢着浓郁的北方传统民居特色。

  村落里的房屋坐北朝南,青砖灰瓦相互映衬,硬山式屋顶、菱角檐口、青砖墙搭配局部白色抹灰装饰,木质门窗与木栅栏大门古朴典雅,砖石铺就的院落甬路两侧,处处彰显着岁月沉淀的韵味。

  为让古村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同时满足现代生活需求,近期,宝坻区聘请专业团队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并组织专家进行严谨论证。整个修缮工程计划分3年三期稳步推进,一期工程聚焦14户房屋,重点开展应急抢险结构加固和建筑修缮工作,涵盖围墙、门楼修缮,局部景观修复以及建筑外墙和屋面清洗等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前完工。后续二期、三期工程将依次对剩余院落和村内基础设施进行修缮,逐步完善古村风貌。

  留古韵、焕新生,保护传统村落,就是守护一脉悠悠乡愁。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村镇建设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原材料选用方面,坚持使用与原建筑相同或相近的材料,像当地的木材、石材、青砖、土坯等,从质地、颜色到纹理,都力求与原有材料完美匹配,最大程度还原古村风貌。在传统工艺传承方面,积极邀请熟悉传统工艺的工匠参与修缮工作,充分运用榫卯结构、土坯制作与砌筑、木屋架搭建等传统建造技术,让古老的技艺在修缮中延续。

  推动活化利用

  让传统村落的“烟火气”更旺

  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各具风格的宅院民居、自然质朴的农业景观、耕读传家的祖传家训、邻里守望的乡风民俗……这些中华文化的鲜明标识,都在传统村落中得以汇聚和传承。

  天津秉持“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的原则,积极挖掘具有传统村落保护价值的村庄,合理开发利用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力。目前,我市已有8个村庄成功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除宝坻区陈塘庄村外,还包括蓟州区西井峪村、黄崖关村、小龙扒村、桃花寺村、小穿芳峪村、隆福寺村以及西青区六街村。

  2023年,蓟州区还成功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争取到3000万元中央奖补资金。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全程指导蓟州区编制示范工作方案和保护利用规划,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高质量实施26个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程项目,计划今年年底前全部完工,进而总结形成可推广、可借鉴的工作经验。

  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仅要塑造外在的风貌,更要铸就内在的灵魂。未来我市将持续强化保护修复工作,重塑传统村落的肌理,鼓励多元发展模式,通过文旅融合、产业创新、数字赋能等手段,激发传统村落的内生发展动力,让传统村落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引擎。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表示,具体而言,一是突出产业赋能,以文旅产业为抓手,促进乡村人文资源和山水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二是打造文化名片,深入挖掘地域特色,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三是加强区域联动,以传统村落为关键节点,连点成线、集线成片,辐射带动周边环境提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