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静海区与京沪铁路立交的杨家园地道、张官屯地道正在紧张施工,这两项于3月11日同时进场施工的工程,是专为附近杨家园村和张官屯村村民实施的民心工程项目,完工后将彻底解决困扰两村村民多年的地道积水导致雨天出行难问题。
去年8月26日,津城普降暴雨,静海区陈官屯镇吕官屯村附近的吕官屯地道,破损最为严重,路面坍塌,排水系统缺失,地下水与雨水都无法排放。为了确保人民群众出行安全,静海区相关部门当即对吕官屯地道进行了抢修。
与此同时,张官屯路上的张官屯地道和崔杨路上的杨家园地道因为积水断交,杨家园地道断交甚至达两月之久。区交通局经过调研发现,三个地道所处的道路分别穿过杨家园村、张官屯村和吕官屯村,全都建成投入使用超过20年。当初建设时,为保证铁路通行安全以及南运河的水环境安全,在地道下安装涵洞,将京沪铁路西侧的耳河与静青路东侧的争光渠连接成一个水系。现在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地下涵洞相继失去作用,雨季积水现象越来越严重,而地道的公路路面以及两侧挡墙因为长期被雨水淹泡也大面积毁损。
“一下雨就积水,一积水就排不出去。”村民们向《天津日报》微信公众号“16区主官周记·政民连心桥 有事您说话”栏目反映,“我们不想过下雨天只能靠水泵排水的日子了,希望彻底解决问题。”
静海区政府重视民意,经交通局申请,区委区政府把两个地道的维修改造列入今年静海区十项民心工程,在地道内新建排水管网收集雨水及地下水,通过新建泵池提升排放到静青路东侧争光渠,对地道渗水及雨水排放进行提升改造。地道及两侧引路路面拆除重铺,并对挡墙进行修缮,提升地道整体形象。目前该工程正处于泵站工程和道路底层碎石回填阶段,计划5月30日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