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第四届滨城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拉开大幕~~~
200万元股权融资助力企业发展~~~
~~~疆电入津保障我市度夏电力供应
南开大学校友企业搭建智慧云仓平台 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
~~~
~~~
变身“津派文化国际艺术中心”~~~
~~~河北区开展“文明夜话2025”“文明与科技”主题活动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30日 星期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赋能文明 AI智启未来
河北区开展“文明夜话2025”“文明与科技”主题活动
记者 宋德松

  3月28日晚,钟书阁书店的暖黄色灯光下,一场名为“文明夜话2025”的主题活动悄然拉开帷幕。机器狗“河小贝”叼着议程穿梭于观众席间,引得孩子们兴奋地伸手抚摸。

  “未来已来,但文明的温度始终在场。”全国劳模曹俊忠与国网高压公司潘旭的分享让观众屏息凝神。潘旭轻抚身旁的机器狗,讲述它在电力巡检中如何替代人工深入高危区域;曹俊忠则以通信技术为例,剖析算力如何为AI发展注入“加速度”。“从前检修靠经验,现在靠数据模型。”潘旭的话引得台下基层干部频频点头。

  科技的光影在舞台上流转。河北区少年宫的孩子们以舞蹈《映山红》演绎“光”的意象,红衣翩跹间,仿佛将观众带回革命年代的篝火旁,又倏然跃向数字时代的晨曦。而当大屏幕接通杭州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博主马霈的连线时,现场发出一阵轻呼——她仅用3分钟便演示了AI如何将文明标语转化为动态短视频。“工具越智能,创意越需‘人味’。”马霈总结说。

  话剧《AI河小贝打工记》将气氛推向高潮。机器人“河小贝”在咖啡馆打工时,因误读指令将“少糖”理解成“不要糖”,逗得全场大笑;而当它通过学习最终为客人递上暖心卡片时,掌声与笑声交融成一片。“AI的‘笨拙’恰恰提醒我们,人性化服务无法被算法完全替代。”河北区网信办演员的台词,引发观众席中一阵低声讨论。

  天津电影制片厂魏冰心随即展示了AI剪辑的国庆快闪片段,画面中AI智能合成的烟花与传统手工调色交织,恰如她对技术的定义——“辅助者,非取代者”。民俗专家窦永明以“AI修复古画”为例,坦言技术对文化传承的双刃剑效应,“一键复原的壁画虽精准,却少了匠人笔触里的呼吸感。”“DeepSeek再强大,追问真善美的始终是人。”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生导师、河北区数据局副局长宫晓利带领大家实操DeepSeek后,坚定地说。

  “这次活动非常具有实操性,提升了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利用AI技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我对未来科技与文明融合发展的深入思考。尤其是最后的点题环节,讲到无论科技如何发展,对真善美的追问始终是永恒课题,对我启发很大。”望海楼街道宣传干部李盟表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