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体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29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津美术学院师生创作《群英谱》 为29名“七一勋章”获得者画像
笔墨赞群英 丹青抒敬意(图)
张帆
  观众驻足观看展览作品。 照片由天津美术学院提供

  本报讯(记者 张帆)百年征程波澜壮阔,信仰之光永不褪色。连日来,由天津美术学院主办的《群英谱》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资助项目汇报展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后,引发众多关注。

  2021年6月29日,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9名“七一勋章”获得者以平凡之躯铸就非凡功勋,用毕生坚守诠释“忠诚、执着、朴实”的精神丰碑。为更好地讴歌功勋英模、传承红色基因,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美术学院原院长贾广健领衔《群英谱》项目——“七一勋章”获得者群像大型主题性美术创作。2022年3月,该项目获批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美术创作资助项目,并由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重要创作力量组成优秀创作团队,怀着对英雄的敬意精心组织创作。贾广健表示:“29位功勋党员的人生轨迹不尽相同,但他们人生的跌宕起伏始终紧扣民族兴衰、国家兴盛。这就要求《群英谱》项目的创作团队必须以经典的艺术作品作为参考标准,使其符合主题、符合新时代主旋律。”

  步入展厅,从铅笔描画的人物线稿到记录创作过程的大量照片,再到29幅生动传神的功勋楷模形象铺陈展开,呈现了作品完整的创作过程。这组肖像画高1.8米,长36米,观众驻足于一幅幅肖像画前,所见不仅是笔墨构建的视觉史诗,更是一个个鲜活的时代人物构成的民族精神星空。黄大发鞋上的泥泞泛着草王坝村晨露的微光;魏德友80余双胶鞋底纹连缀成界碑旁20多万公里的轨迹;张桂梅贴满膏药的手掌托起女孩们的未来和希望……作品采用工写交融的手法,工笔重彩精微刻画,泼墨写意铺陈岁月沧桑。这种工写融合、虚实相生的绘画语言,既保留了人物原型特征,又通过象征性符号与典型环境的凝练塑造,将个体生命升华为时代的精神图谱。

  前期,创作团队搜集了大量宣传片、纪录片、人物传记、新闻报道等相关资料,对每个人物都进行深入了解与塑造,对创作构思和方案进行反复修改,多次召集专家论证研讨,集思广益形成完善的构思、构图、形式规制等,并由天津美术学院教师徐展执笔推敲完成人物造型。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武欣说:“我们细心梳理每一帧影像、每一张图片、每一行人物传记,将更多的细节进行丰富与补充,尽量避免空洞化与概念化。比如,在创作张桂梅校长的肖像时,我们既要展现出她严慈相济的气质,也要通过手上贴满膏药的细节让人物更丰满、生动。创作的过程也是学习英模事迹的过程,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时代英模的敬意,并力求在作品中实现与英模人物的精神共振。”

  作为反映时代精神的大型主题创作,《群英谱》突破传统肖像画的个体叙事框架,作品中的人物既可以独立成篇,又以中国画长卷的形式构建了交响史诗般的宏大气象。贾广健说:“2024年,《群英谱》参加了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壁画展,并被评选为进京作品,同时被推荐为第四届中国美术奖获奖提名作品,得到美术界专家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好评。通过此次创作实践,天津美术学院探索实现了工写交融与时代叙事的美学突破,更成功地将作品的艺术性与艺术价值转化为引导观众树立正确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与文化观的社会正能量。同时,《群英谱》的创作也是一次有益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师生共创的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