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深度融合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关键一招,也是加快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路径。日前,在第十六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天津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所属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简称天津地热院)凭借在地热领域的突出贡献和优秀成果捧回3项大奖。
据了解,由天津地热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天津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联合申报的“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可持续高效开发理论技术及应用”成果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该项目在天津地区应用成功,提高了天津地热精细化管理水平,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矿权集中、管理完善的地热开发利用示范单位,培育了一批高素质地热专业人才,筹建多个高水平产学研用技术创新平台,推动成果在全国地热勘查开发领域推广应用。据统计,2023年天津地热供暖可实现年节煤29万吨,替代天然气2.62亿立方米,直接经济效益10亿元,减排二氧化碳等污染物97.52万吨。
由天津地热院牵头申报的“产学研融合地热产业,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果荣获“中国产学研深度融合好案例(2024)”称号。该成果总结了天津地热院与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深度融合的成功做法,在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地热资源钻探技术、地热资源回灌、地热资源监测及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完成了自然资源部中低温地热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地质学会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基地、东沽地热创新基地等多个创新平台建设,支撑大学生实习基地和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
由天津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作为依托单位、天津地热院作为运营单位的“中国地热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在大会上成功授牌。该平台的创建,是为了发挥天津地热产业在全国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探索地热资源的勘查投入机制、高效利用技术、产业发展路径,以天津地热开发利用为范例,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发展模式。 记者 陈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