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读书·悦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24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津报力荐
解码中国共产党
治国理政的哲学密码(图)
雅文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韩庆祥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5年1月出版。

  推荐理由:本书从十个方面,按照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四个历史时期,分析研究和概括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尤其是对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中所蕴含的哲学智慧进行了创造性的凝练,提出“战略辩证法”概念并科学阐述其深刻内涵,回答了在解决具有战略性的根本问题过程中如何运用战略辩证法,力求增强治国理政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充满哲学意蕴,彰显哲学智慧,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部研究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特别是深入学习宣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著作。

  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实践始终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发展与走向。《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这本书深入剖析了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所蕴含的哲学智慧,为我们理解党的执政理念、政策制定以及实践探索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 实事求是、人民至上和知行合一的思想精髓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基石,它贯穿于党的发展历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强调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再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是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这一理念始终引导着党立足国情,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正如书中所提到的,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从哲学高度阐述了认识与实践、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为实事求是提供了理论支撑。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党依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避免了盲目跟风和主观臆断,使各项事业稳步推进。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到毛泽东同志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再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数百万干部深入贫困地区,精准施策,帮助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正是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体现。党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不断加大投入,努力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知行合一强调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突出实践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注重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到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党始终以实际行动推动国家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等论述,都彰显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 定位、定标和定法的战略思考

  定位是对历史方位的准确判断,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所处的时代与历史方位有着深刻的认识。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判断基于多方面的依据。从历史性成就来看,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历史性变革体现在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全方位变革,如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生产关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历史性影响表现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的变化也是重要依据,从革命战争年代的求解放,到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后的求发展,再到新时代的谋复兴。进入新时代的鲜明标志包括中华民族站在了实现“强起来”的新起点,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后半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了更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及实现高质量发展并注重创新驱动等。

  定标是明确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紧密围绕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有机统一起来。在不同阶段,党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这些目标既具有前瞻性,又符合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定法是确定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方法,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对“道路”问题的探寻贯穿始终。马克思、恩格斯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目标的根本路径,即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消灭私有制;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探索了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也在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探索,再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的,它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主要矛盾、根本问题和工作重点的辩证把握

  在治国理政中,准确把握主要矛盾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不断深化,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主要致力于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矛盾;改革开放后,党正确认识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从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党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党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根本问题是党在不同时期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根本问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根本问题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富强;新时代的根本问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围绕这些根本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战略,推动国家不断向前发展。

  工作重点是根据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确定的。在经济建设方面,党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调整工作重点,从注重数量增长到注重质量提升,从传统产业发展到新兴产业培育,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社会建设方面,关注民生问题,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党通过抓住工作重点,以点带面,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这本书通过对上述多个方面的深入阐述,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这些哲学智慧是党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它不仅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新时代,我们要深入学习和领会这些哲学智慧,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