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游客不是在看故事、看表演,而是在创作故事……”3月初,随着沉浸式夜游互动体验《潜伏风云》在天津张园的亮相,津城沉浸式演艺项目迭代升级的大幕也随之拉开,从最初的“演员来演,游客观看”,到之后的“演员来演,游客参与”,再到如今的“游客来演,演员配合”,演艺模式不断更新,游客也从观看者、参与者变成了内容创作者。即便是走进同一部剧目,不同的游客也会触发不同的动态剧情,迎来不同的结局,收获独一无二的体验。
张园打造“沉浸城市故事会”
作为文化和旅游部“沉浸城市故事会”先行建设推广单位,张园此次推出的《潜伏风云》开启了多维度的创新。剧目故事背景设定在1948年的冬天,游客化身地下工作者,在180分钟的沉浸式博弈中,通过“游览+看戏+演戏+游戏”的多维互动体验,完成收情报、传消息、找盟友、护同志、破阴谋等剧目核心任务。谈及创作理念,制作人徐筱涵表示:“我们打破传统观演边界,通过专业创作团队设计复合型任务链,让游客在参与过程中触发动态剧情,甚至改写最终结局。每处线索埋设都经过戏剧编剧与游戏设计师的双重校验。”
全剧采用多线程叙事架构,体现动态剧情,并活化利用张园历史建筑构建沉浸场域。该剧导演贾泽轩介绍:“《潜伏风云》的场景空间更加丰富,整个剧目动线围绕张园的主体大楼,包括增加开放的主楼办公室、重新装修的地牢以及创新设计的环形舞台,副馆则作为一个很有趣的集市开放,这样可以让观众游览的空间更广、自由度更高,互动性更强。”同时,创作团队历时半年进行采风,将张园百年历史与剧情深度融合,力图创建红色教育新范式。出品人郭鸿斌表示:“游客通过角色扮演感知隐蔽战线的智慧与牺牲,既是对隐蔽战线英雄的致敬,更是红色基因的活化传承。”
对于戏剧逻辑与游戏机制的融合,该剧游戏设计师朱鹏然表示:“从游戏设计角度来讲,这是一款复杂的角色扮演游戏,游客需要进行团队合作,来揭开核心人物身份并寻找地图碎片,通过收集线索、辨识身份、解谜等方式推进剧情。”
范竹斋旧居互动剧观演融合
3月23日,沉浸式互动演绎剧《戊辰局中局》将在范竹斋旧居登场。该剧以民国初年天津多派势力斗争为背景,以“守护国宝”为故事主线,突破传统戏剧框架,融合历史悬疑、角色扮演与实景解谜元素,通过24个身份盲盒、10条任务主线及6种阵营结局,让游客深度介入剧情发展,参与探案等行动并推动故事走向开放性结局。
早在2021年,范竹斋旧居便推出了沉浸式互动推理剧《北洋歇洛克》,在这座名人故居里实景还原民国风貌。主创团队打造了瑞蚨祥成衣店、聚丰当铺等老字号店铺等场景,让游客以探案视角为核心,通过破解不同案件,逐步解锁人物背景故事与场景权限。
天津市楚云天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纪昕告诉记者:“《戊辰局中局》实现了观演融合的双重沉浸,独创‘公共演绎+小剧场’模式,在游客探案过程中穿插专业演员的戏剧表演,让人物关系通过剧情演绎自然展开。游客既能主动参与任务,又能旁观戏剧冲突,实现‘参与式解谜’与‘剧场式观演’的无缝切换。这种设计既保留了传统戏剧的张力,又通过互动赋予观众多维视角,形成独特的沉浸层次。”
纪昕还透露:“剧中,茶馆里的曲艺表演、画报社的复古印刷体验等,加上天津方言等津派文化元素的融入,将还原民国时期天津的文化肌理;同时,人工降雪场景的设计、声光电技术的运用与叙事的绑定,让游客在古建筑的光影中感知历史厚重与戏剧冲突,形成‘技术沉浸’与‘人文沉浸‘的双重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