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指针划进3月,中国迎来“两会时间”。
这是属于奋斗者的春天、创新者的征程。肩负着海河儿女的重托,满载着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天津代表委员以昂扬之姿,奔赴春天的盛会。
过去一年,难忘温暖的一幕被刻进了城市记忆。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到基层看望慰问干部群众,真挚而深情的话语,叩响了这座城市奋进的足音。一年来,殷殷嘱托早已化作精神动力、工作动力、发展动力。我们以奋斗为笔,以创新为墨,在新时代的画卷上挥洒出了绚烂的天津篇章——回望征程:改革破冰勇毅前行,创新突围动力奔涌,人民城市拔节生长。
热气腾腾的实践凝聚着改革攻坚的成果,也涌动着向新而行的热情。代表委员们既是见证者,也是推动者。翻开履职日志,他们的足迹遍布车间码头、田间地头、社区街巷,用扎实的调研丈量民生温度,以高质量的提案建议凝聚发展共识:
“胸前的证件,是信任,更是责任!”
“要为科技创新建言献策,让更多实验室的‘硬核成果’加速转化为生产线上的‘拳头产品’。”
“继续关注养老问题,把老百姓的心声带到全国两会,让更多幸福场景在街巷里弄、普通家庭落地生根。”
东方风来满眼春,奋楫扬帆正当时。站在新的起点,代表委员们满怀豪情再出发,怀揣着这座城市“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履职行囊中的“民生清单”回应时代的考题。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渤海潮涌,脚步铿锵。这场春天之约,必将写下气势磅礴的天津答卷!
深化央地合作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通用技术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勇担央企使命、深化央地合作,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全国人大代表,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于旭波表示,过去一年,集团发挥先进制造与技术服务、医药医疗健康、贸易与工程服务领域的核心产业优势,深入推进与天津“制造业立市”战略对接,不断融入天津市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
在服务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集团牵头成立天津市工业母机创新联合体,联合全国近百家装备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京津冀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联盟,与天津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积极打造机床领域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和高端人才聚集培养基地。在服务天津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推进大健康产业在津布局,双方合作取得一系列新成效。环球医疗依托在津业务平台,持续打造标准化肾病医疗中心,提供肿瘤精准放疗综合服务。在服务天津市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发挥全过程咨询优势参与天津经开区百亿级绿色供应链产业基地项目,打造“绿色供应链新标杆,港产城融合新典范”。
“京津冀地区不仅是通用技术集团总部及各重要经营机构总部所在地,也是业务开发、战略拓展、主业发展的核心区。”于旭波说,未来,集团将进一步深度参与天津市“十项行动”,全方位融入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高品质产品、高品质技术、高品质服务助推天津高质量发展,为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贡献更多的通用技术力量。
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给予我们殷殷嘱托。一年来,天津坚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昨日,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带着满满的信心与期待赴京参会。
杨贤金告诉记者,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天津大学在天津市的大力关心支持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服务天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能力不断增强。天开高教科创园是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的重要举措。天津大学高水平服务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在天开园已注册企业118家,储备可转化的优质技术成果319项,由校友发起成立了50亿元规模的母基金,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目前,天津永续新材料、天津恩特能源、佰鸟纵横科技3家硬科技企业已经从天开园毕业,在西青、武清建立生产基地,实现规模量产,源源不断为天津打造创新型城市贡献力量。
“在天津大学,我们正积极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推进更多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探索形成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制度机制。未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要求,借助天开园这个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为教育强国建设持续贡献天大力量。”杨贤金表示。
守正创新 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从事中医药临床、教育、科研工作50余载,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培养中医药优秀人才。
虽然已年过七旬,但是近年来,张伯礼依然在教室、诊室和实验室之间穿梭忙碌,他带领团队围绕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和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作用机制做了大量工作,如今更期待将数字技术和先进制造等融入中医药创新发展。
天津中医药产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去年10月,由张伯礼担任项目技术总师的现代中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工程正式启动。“天津是中药产业的重要基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在现代中药研发和生产等方面积累了丰厚的资源和经验。”张伯礼表示,面对新要求,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来推动天津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深化产教融合,培育更多优秀的跨学科和交叉型中医药科技人才。
“我们将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提出的‘四个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逐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兜牢民生底线,全力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不断有新的获得感。”张伯礼说。
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挑大梁强支撑作引领
“去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新时代天津发展进程中具有标志性里程碑意义。国务院出台了进一步支持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等量身定制的政策措施,为新区发展提供宝贵机遇和有力支撑。”全国人大代表、滨海新区区长单泽峰说,“我们要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挑大梁、强支撑、作引领,真正体现为‘四个善作善成’的具体行动。”
单泽峰说,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统筹推进创新策源和成果转化,在新材料、合成生物等领域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提升滨科荟等科技服务平台功能,支持新技术新场景应用示范。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勇争先、善作为,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深入实施自贸区提升行动,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支持外资企业拓展链条,不断塑造“五型”开放新优势。要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勇争先、善作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以文”重要要求,讲好“滨海故事”,持续打造“向海乐活”特色文旅品牌,突出抓好邮轮经济,赋能文旅深度融合。要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勇争先、善作为,坚持“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盘活存量、扩充容量,把城市更新与“三量”共进有机衔接,加快建设韧性安全滨海。
支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去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财政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全国人大代表,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吴丽祥表示,一年来,我市财政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聚焦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和“三新”“三量”等重点工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资金统筹保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贡献财政力量。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重要要求,我们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吴丽祥介绍,去年我市出台天开园支持政策2.0版,安排科技创新市级支持资金24.5亿元,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布局,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在津全国重点实验室达29家。支持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实体化运行,先进微纳功能粉体材料项目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落实总书记谆谆教诲,我们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去年安排资金78.9亿元,支持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全面完成。”吴丽祥说,在就业方面,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统筹就业补助资金13.9亿元,稳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在教育方面,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3万个、普通高中学位9600个。全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和基金预算总支出比重超过70%。
全力打造为人民服务的民族企业
不久前,全国人大代表、天津荣程祥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张荣华参加了在京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她说,有幸近距离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谆谆教诲,深深感受到党中央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关心、重视和支持,极大鼓舞了干劲、提振了信心。
“过去一年,荣程集团锚定高质量发展航向,秉持实业报国之心,用心质选准题、用新质答对题、用芯智解难题,全力打造为人民服务的民族企业,在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就业保障、乡村振兴及社会回馈等多领域发力,构建起多维度协同发展格局。”张荣华介绍,2024年,荣程集团坚持稳中求进,以“数智化转型绿色低碳高质协同发展”为企业主线,深度融入“十项行动”,全力助力“三新”“三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一、二、三产业结构实现0.03%、18.52%、81.45%,第三产业占比同比增1.79个百分点。业务遍布国内及国外70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500强排名跃升至215位。
“2025年,我们将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指导下,瞄准‘新’字求突破,以科技创新赋能钢铁产业升级,紧扣‘拓’字出实招,以产业焕新培育更多市场增量,立足‘提’字见实效,以城市更新推动优增量、盘存量、提质量,向着打造世界一流民族企业的巅峰奋勇冲刺,为天津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局面,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贡献荣程力量。”张荣华表示。
打造“津派文化”名片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天津时提出了‘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的殷切嘱托,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对天津在‘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上展现新作为寄予厚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副主席、市文联主席孟广禄说,过去一年,市文联和全市文艺工作者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自觉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篇章。
“市文联专门制定印发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文化传承发展行动实施方案,努力在打造‘津派文化’名片、唱响‘河海津韵’上下功夫、见成效。”孟广禄说,“我们聚焦精品创作,生动讲好‘天津故事’,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创建100个艺术家实践基地。去年举办的天津相声节、天津市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专场戏曲晚会活动等赢得观众好评。”
孟广禄还结合舞台实践谈到,2024年9月,在南开大学举行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上,京剧《菩萨蛮·黄鹤楼》深受青年师生喜爱。上个月,在深圳市龙华区的演出中,由“孟广禄工作室”指导和参与创作的儿童舞台剧《哪吒闹海新传》,现场效果超乎预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有旺盛生命力的,文艺工作者要不忘初心、守正创新,创作更多符合艺术神韵、契合时代脉搏、贴合观众需求、适合传播渠道的精品力作,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孟广禄说。
进一步强化做优增量 打好资产盘活攻坚战
“过去一年,市国资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把‘三量’工作作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创新思路、深化路径,积极打造‘金融工具箱’和‘服务工具箱’,进一步推动‘三量’工作走深走实,为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国政协委员,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勇说。
张勇介绍,去年市国资委坚持分类施策盘活存量,以城市更新为重点盘活土地、房产,以产业焕新为导向盘活存量楼宇、低效产能,以发展新业态为着力点盘活老厂区老厂房“老字号”。全年40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或盘活,完成198万平方米土地房产盘活,实现收入108亿元。坚持集聚资源做优增量,通过开放合作、上市上云、重组整合等途径,推动形成一批优质增量。深入推进“十项行动”82项重点任务、72个重点项目的实施,重点项目投资累计达到1107亿元。坚持综合施策提升质量,深入实施“育精培优”专项行动,一批二、三级企业做强做优,入库企业增至89家,利润总额超过72亿元。深入推进降本增效精细化管理专项行动,市管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增长2.7%,利息支出同比下降11.2%。
张勇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强化做优增量,打好资产盘活攻坚战。“善建善营”打造一批标志性资产盘活项目,重点推动浙昆大厦、六合国际等10个重点盘活项目开工;劝业场、环球磁卡厂区等10个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开业;海河柳林、一机床等13个城市更新项目按计划推进;外引内育推动形成一批优质增量,深化与央企、外企、民企和国有企业之间产业链合作。苦练“内功”实施一批提升质量专项行动,“育精培优”企业充实扩围至100家。
投促机制新 津城项目兴
春潮涌动,万物竞发,招商热潮在津城处处涌动。去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四个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为刚刚成立的天津市投资促进局指明发展方向,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投资促进局局长杨柳也倍感重任在肩。她表示,过去一年,该局积极创新机制、着力建强队伍、狠抓项目推进,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天津,取得全市产业项目到位资金3286.55亿元、全年目标任务完成105.74%的成绩,也为今年一季度超额完成产业项目到位资金奠定基础。
市投促局如何为天津引来更多“源头活水”?在杨柳看来,创新机制、建强队伍是推动工作高效开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推出全新的‘投资促进工作质量效益评价体系’,首创‘进取指数’,更精准科学地激发全市投资促进系统的积极性。全市成立了市、区两级投促部门,市级层面着眼于标志性大项目,与我市其他行业主管部门携手为大项目高效配置资源,服务好项目落地,同时区级部门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的系列问题。在协同配合下,去年推动了108个高质量项目落地。”
过去一年,市投促局先后引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新紫光北方总部等标志性大项目落地天津,它们如同“强磁场”,有望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来津,为城市发展集聚发展势能。杨柳表示:“今年我们将继续围绕循环经济、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产业进一步做好服务,在推动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绩。”
支持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年,我们对照‘一个战略牵引’‘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引领,发挥‘三四五六’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提出了工商联贯彻落实举措。”全国政协委员、市工商联主席娄杰说。
娄杰介绍,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首次与市国资委联合主办京津冀国企民企握手对接会,推动成立京津冀重点产业链联盟。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开展重点课题调研,促成市质检服务商会成立新质生产力研促院、市津商会成立新质生产力工委会,推动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推出“新质贷”“双领贷”等金融服务方案。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方面,首次配合高层出访并在乌兹别克斯坦独立举办大型经贸活动,承办中国民营企业投资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推介会。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方面,探索推进天津工商博物馆,传承弘扬天津工商文化。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方面,联合相关部门召开首届天津市民营经济法治建设推进会,推进“法官工作室”“商会调解委员会”“助企警务站”等工作,发布“津诚信商”信用品牌,引导民营企业守法清廉诚信经营。
娄杰表示,市工商联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围绕促进“两个健康”,创造性地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石化新篇章
牢记嘱托、善作善成,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和央企管理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王百森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过去一年,天津石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主动融入天津‘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坚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产业规模实现倍增,年缴纳税金超百亿元,工业产值近千亿元,世界级绿色石化基地画卷壮丽铺开,成为中国石化天津基地产业核心,为天津绿色石化产业链‘领航’,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石化新篇章。”
“我们争做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王百森介绍,去年,国家“十四五”重点工程天津南港乙烯项目高质量建成投产,中国石化天津基地乙烯产能达到250万吨/年,成为中国石化乙烯规模最大的产业基地之一,炼油能力历史性提至1600万吨/年,助推天津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企业还在争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上不遗余力,他表示,京津双城、前厂后院科创体制深度激活,绿色智造释放发展新动能,建成国内石化行业首家无人智慧实验室,南港乙烯成为全绿电工厂,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卓越级智能工厂、石化行业水效领跑者标杆企业。
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过去一年企业的成绩可圈可点。王百森说:“我们坚持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南港乙烯为牵引,深化合资合作,众多专精特新企业选址落户,带动千亿级下游产业发展,形成一头多链、集链成片、连片成群的‘产业+创新’生态圈。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担当央企的社会责任,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石化力量。”
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听民声、问冷暖、察民情,习近平总书记去年春节前夕来津视察,厚重的人民情怀,让全国政协委员、河西区副区长孟冬梅至今记忆犹新:“民生是总书记最深的牵挂,一年来,我们将总书记牵挂的事作为‘头等大事’,铆足干劲,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过去一年,河西区通过盘活社会资源,不断优化资源布局,全面保障新增学位供给,新建2所义务教育学校投入使用,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建成全市首个区级“教联体”,政府统筹、部门协同、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支持的全方位育人格局基本形成,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坚持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区属公立医院与8家市属三级医院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健康河西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坚持优化人口服务管理,持续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推动建成全市首家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河西区成为全市首个入选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的行政区。持续加强妇女儿童、残疾人关爱和权益保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完成城市绿道三期体育公园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实现社区全覆盖。
为民造福无止境。孟冬梅表示,河西区将在就业、教育、医疗等群众关注多的领域持续发力,开展更多的主动服务、提前服务、精准服务,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托举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坚定不移创新创新再创新
“总书记要求我们‘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飞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过去一年,研发投入超11亿元,同比增长10%;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25%,累计芯片销售量突破1000万片。”全国政协委员、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御风说。
作为CPU研发设计“国家队”,一直致力于通算处理器、智算处理器等高端芯片的研发设计和产业化推广的飞腾,将“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视为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把脉定向后,更加让我们坚定不移创新创新再创新。”郭御风介绍,2024年,飞腾与中国华电经过联合研发,完成了国产DCS系统在兆瓦级发电机组的首次海外实装投运。国电南自基于飞腾嵌入式CPU和服务器CPU自主研制推出的“华电睿蓝”火电分散控制系统(DCS),在10月和12月分别于厄立特里亚的Beleza(贝拉扎)电站和Hirgigo(赫吉格)电站成功投运。“天津地铁11号线全线也是基于飞腾腾珑E2000开发的AFC自动售检票系统,我们产品研发速度从过去2到3年推出一款到一年之内就能推出1到2款CPU芯片。”郭御风说。
未来已来,当AI时代已经开启。郭御风表示,飞腾将继续锐意创新,未来将在智慧医疗、工业质检等领域形成示范应用。
在创新发展之路上不断求索
“麒麟软件积极利用政策机遇叠加、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融合等优势条件,与产业链生态伙伴强强联手,在创新发展之路上不断求索。”全国政协委员,麒麟软件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谌志华表示。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谌志华介绍,在产品布局方面,麒麟软件采取百日攻关模式开展“好用工程”,提升用户体验感、增强生态易用性、优化场景性能,持续推进产品迭代更新。除完成日常版本升级优化之外,还发布银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统(AI版),打造具备端侧推理能力的桌面操作系统;针对金融、证券等实时交易需求突出的场景,推出具备低延时、高可用、交易增强、内核监控等特性的版本。在生态建设方面,持续开展“通用生态软件提质计划”“麒心硬件生态提质计划”,推动国产自主产业生态加速形成。在科技创新方面,积极推进与信创海河实验室的合作,同步应用软件适配成果,开拓适配场景资源,联合技术攻关和承接信创课题,共同打造行业信息化应用标杆,联合打造适配攻关技术团队与人才储备库。在市场开拓方面,麒麟软件已经连续13年位列中国Linux市场占有率第一名。
谌志华表示,麒麟软件将牢记总书记嘱托,继续加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筑牢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坚实底座,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张立平 韩雯 张清 李杨 张雯婧 米哲 孟若冰 周志强 史莺 徐丽 廖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