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市委常委参加指导有关单位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新闻发布厅
2024年全市产业项目到位资金达3286.55亿元~~~
市领导出席百利集团抽水蓄能电站装备行动方案蓝皮书发布会~~~
新闻发布厅
我市创新招法引育高质量项目 形成新投资促进优势~~~
~~~—— 中央区域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进展答记者问
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
京津冀·疏解记(二)~~~
~~~张工主持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2月28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发布厅
2024年全市产业项目到位资金达3286.55亿元
108个高质量项目落地 投资总额超670亿元
王睿

  本报讯(记者 王睿)昨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强协同抓落实促发展”第五场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全市产业项目到位资金达3286.55亿元,全市落地高质量项目108个,投资总额超670亿元,预计年产值或营收近850亿元。预计今年一季度,全市完成产业项目到位资金941.3亿元,超进度2.28个百分点。

  2024年初,市投资促进局成立,该局与各区各部门紧密合作,携手开创全市投资促进工作新局面。“我们捕捉最新市场信息、分析产业前沿动态,聚焦标志性大项目,为项目高效配置资源,围绕项目落地做好服务。”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党组书记杨柳表示,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方向,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新紫光北方总部等先后落地天津。

  一批好项目纷至沓来,相中的正是这里拥有的核心竞争力。

  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李涛介绍,天津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政策优势、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优势、港口优势、产业基础优势、科技教育人才优势、投资促进体制机制优势等方面。不难看出,一系列支持天津的政策礼包,大大提高了中外企业投资天津的信心;加之,京津冀三地经济频繁互动,“北京研发、天津转化”已成为趋势。港口也是企业投资的关键,天津港通达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扎根天津,便是联通全球。不仅如此,天津还拥有国家级院所及国内高水平研发机构超170家、各类大专院校56所、海河实验室6家,2024年天津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58%,居全国第三,这些都是企业深耕细作的“强磁场”。

  “企业扎根,在带来‘真金白银’的同时,我们也更注重‘零的突破’。”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寇晓霜举例,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注册资本为100亿元,可带动上万个直接或间接就业岗位;预计到2028年,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营收规模在300亿元以上,需要生物制造领域的人才;新紫光项目一期投资30亿元,达产后年产值不少于100亿元,将创造上千个高端研发管理岗位。而去年落户的中煤科工项目,其产品是世界首创的钻锚一体化智能快掘成套装备;新和成尼龙新材料项目,则填补了国内在己二腈制备技术上的空白;中核集团核理化院医用同位素产业基地建成后,将是我国品质最高、产能最大的镱176稳定同位素生产基地……

  眼下,全市投资促进系统正深入研究,关注循环经济、生物制造、动力电池、人工智能等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产业“新赛道”、打造产业“新高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