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1月1日)
~~~轨道交通运送旅客6028.76万人次
~~~
~~~—— 中国经济圆桌会聚焦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文化中国行 河海津韵~~~—— 寻美杨柳青古镇新韵
深学深用习近平文化思想 ·津派文化大家谈·~~~
~~~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2月24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中国行 河海津韵
运河烟波映古镇 津派风华入画来
—— 寻美杨柳青古镇新韵
本报记者 王音

  开栏的话

  人文荟萃,文脉悠长。天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一座很有特色和韵味的城市。

  从河海交汇的地理坐标,到爱国奋斗的红色基因;从往来要冲的工商辉煌,到中西合璧的建筑风貌;从富有特色的津味民俗,到底蕴深厚的演艺场景;从蔚为大观的文博宝藏,到抚心怡情的市井烟火……共同诠释着城市文化的底色、特质、韵律、气派。

  今起,本报推出“文化中国行·河海津韵”专栏,带您走进这座城市的文化深处,领略文化之美,品味文化之韵,解读文化之心,感受文化之魂,展示津派文化传承发展、秀外慧中的魅力活力、风采风情。

  悠悠京杭大运河,至今千里赖清波。因运河而兴、因文化而盛的杨柳青古镇是运河上的闪亮明珠,孕育出了运河文化、年画文化、大院文化、“赶大营”文化等。

  青砖黛瓦,雕梁画栋,被时光温柔以待的杨柳青古镇,宛如一位静穆长者,历经沧桑、风华依旧,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成为津派文化中一张亮眼名片。

  杨柳青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是津派文化的瑰宝,如同妙笔丹青,勾勒出津派风华的独特神韵。

  运河畔的霍氏古一张画店是一座“活态”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霍庆有,正在精心绘制《金蛇纳福》年画,这是他为蛇年设计的新作品,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订单从春节前一直持续到现在。

  “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福字年画色彩更丰富、元素更多元、造型更灵动,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和审美,让咱这老手艺焕发新生机。”霍庆有手执画笔,娓娓道来。

  作为年画世家的第六代传承人,年逾古稀的霍庆有在过去30多年里创作并加工了大量年画版样,传承经典、推陈出新,培养优秀传承人,让这门艺术后继有人,兴盛壮大。

  郝氏剪纸世家的染色彩剪堪称津门一绝。作为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杨柳青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郝桂芬创新染色彩剪技法,将年画文化与剪纸技艺相结合,让作品更立体生动、鲜艳活泼。“每一幅剪纸都饱含着我对生活的热爱和守护文脉传承的初心。”郝桂芬深情地说。

  如果说这些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情感与文化内涵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是来自时光深处的馈赠,理念创新、形式新颖、表达多元的文化演艺方式,则让这份馈赠历久弥新,焕发时代光彩。

  今年春节,焕新升级的杨柳青古镇景区惊艳亮相,每天有超过50场精彩节目上演。夜幕下的古镇成为穿越时空的光影剧场。游春仕女从画卷中走出,轻移莲步、水袖飞扬;沉浸式戏剧将古时市井生活演绎得淋漓尽致;戏台上唱念做打显真功、广场上杂技艺人秀绝活儿……古镇以演艺活动为墨,为津派风华渲染出多彩画卷。

  “古镇汇聚了非遗代表性项目以及美食、文创等商户110余家,以文化体验聚客引流,让传统文化成为流量密码。”西青区文旅局副局长任震怀说。

  每一项非遗代表性项目、每一场演艺活动,都像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人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点亮新时代美好生活。

  “运河促进了南北文化交融,孕育出别具一格的津派文化。杨柳青的繁荣是运河文化的深刻映射,也是津派文化蓬勃发展的基石。”西青区档案馆专家冯立说。

  斑驳的年画、灵秀的剪纸,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迸发出新火花。青瓦屋檐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刻刀仍在雕刻时光,游客的笑语仍在潺潺流淌。精心擦拭的运河明珠,在岁月长河中更加熠熠生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