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天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2月12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五年讲解200余场
他让文物“开口说话”
本报记者 黄萱

  近年来,春节期间参观博物馆、聆听讲解成为一种文化新风尚。2月9日,记者走进天津博物馆“天津人文的由来”展区,跟随志愿讲解员蒋明轩,探寻天津深厚的历史文化。

  “大家好,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天津博物馆天津人文的由来展区。这个展区向我们展示的是从旧石器时期一直到明清时期天津的人文历史。”身穿天津博物馆的蓝色马甲,没有自我介绍,蒋明轩简短有力的开场白瞬间吸引三四十位观众驻足聆听。2月9日是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周末,尽管因调休只有一天休息,蒋明轩仍准时到馆讲解。“春节假期带家人出门玩了,没赶上讲解,今天必须来。”他说。随着蒋明轩讲解的深入,观众从几十人增至七八十人,从“天津人,你在哪里”讲到史前天津、夏商周时期的天津、再到秦朝至元代,最后到明清时期,全程一个半小时的讲解,融入了丰富的历史脉络和天津地域文化故事,环环相扣,妙趣横生,让人听得入迷,不舍得离去。

  “说起成为一名志愿讲解员,还得从很多年前的一次参观经历说起。”蒋明轩说,“当时在‘耀世奇珍’展区,一位年长的志愿讲解员正在讲解展品‘翡翠蝈蝈白菜’,他不仅将白菜的由来和背后的故事讲得十分生动,还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充满正能量,这次经历让我印象深刻。”几年之后,蒋明轩得知天津博物馆招募志愿讲解员,立刻报了名。从2019年开始,他已累计讲解200余场,从最初依赖讲稿,到如今阐述自己的理解,形成独特讲解风格,五年的坚持,他的讲解让文物真正“活”了起来,让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感受天津独有的历史文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