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今年我市计划完成25项任务 推进交通强市建设~~~
市领导同志赴企业调研~~~
我市召开全市组织部长会议~~~
~~~今年力争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0件
加强防范管控和应急热备 提升群众森林防火意识~~~
~~~静海区一块占地9487亩闲置地块获开发
~~~
天津师大等院校联手研发水循环强度模型~~~
新春走基层~~~
~~~市公共实训中心携手华为共建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2月12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春走基层
蓝领公寓带旺海港厂院烟火气
本报记者 吴巧君

  滨海新区新港一号路1号,天津市外轮供应有限公司占地30亩的厂院,在沉寂10余年后的2025年新春,重新热闹起来了。

  热闹是空旷厂院里一栋粉刷一新的四层小楼带来的。记者昨天来到这座小楼,感受这份由100多位青壮年工人居住在此,进进出出带来的烟火气。

  “几个月前这里还因多年无人办公而积尘满地、门窗残破。”在外轮供应公司工作近40年的老员工苏金彪指着手机里的老照片给记者看。照片里的老楼积水遍地、墙面剥落,一眼可见年久失修,破败中全是时光缓慢流逝的痕迹。

  苏金彪现在的身份是天津滨海城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说:“由于外轮供应公司厂院距离海边很近,因海水倒灌、排水管道老旧,每年汛期厂院里的楼宇积水最深可达1米。楼体建筑年代久远,现有的消防、水、电等相关配套均已老化,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无法对外出租以及使用,造成资产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去年下半年,滨海城运投资300多万元,对厂院的管线等相关配套以及这四层小楼进行改造,1月3日,四层小楼被冠以“经济型蓝领公寓——蓝湾公寓”的名号重新激活,成为在天津港附近工作的蓝领们舒适温馨的新家。

  “蓝湾公寓一开张,就迎来100余位住户,多是为停靠在天津港的船舶提供服务的公司的蓝领工人们,即使春节假期也仍有四五十位工人居住在这儿。节后一上班,又新迎来10余位租客。目前租客已达到115位,占总共156个床位的74%。” 苏金彪娓娓道来。

  记者看到,一楼的几个房间被布置成健身房、会客室,二至四楼则分别是四人间与六人间,房间窗明几净,上下铺的床位边是一人一位的桌椅,以及每人一列的柜子。每层还都设置有洗衣房、盥洗间、卫生间。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过去我们的工友们多是住在平房或群租在居民楼房里,有的时候上个厕所都需要跑老远,现在条件好太多了,有热水,有空调,有免费无线网络,卫生间有专人打扫。关键是离我们上班的船舶很近,方便又舒适。” 天津鑫洋船舶服务有限公司的姚燕龙来自邯郸,他来天津三四年了。“春节我都没回家,有船靠岸了,不管白天还是半夜,几分钟就到。”他对记者说。

  已经在天津港附近购买自己的房子,定居下来的天津万利合船舶服务有限公司员工王兆权特意向公司申请了一张床铺。“我是东北人,在万利合工作20余年了,也在天津成家落户。蓝湾公寓一开张,我们公司老板就为90多名工人租下了这里的房间,春节假期,公司40余名员工都没回老家。我家离得挺近,但有活的时候就不回家了,住这儿更方便。”他告诉记者。

  这里的一张床铺每月租金300元至350元不等。“天津建勇消防设备有限公司的柴总刚刚租下来一个6人间,今天过来付租金;天津茵帕航运有限公司也是在今天签下了一个6人间的合同。”滨海城运运营部副部长张宁对记者说。

  滨海城运的上级母公司津投资本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宇锋与记者一同感受小楼新气象。他向记者介绍,盘活小楼是津投资本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两委“三新”“三量”重点工作部署,充分倾听民生诉求,践行国企社会责任的举措。“30亩厂院里还有10多栋楼等待盘活,我们将把这四层小楼每年获得的50多万元租金收入全部投入再盘活中,除了满足蓝领工人需求,还将从服务天津港周边企业办公需求、白领居住需求等多方面入手,把整个厂院的烟火气越烧越旺。”侯宇锋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