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排好队进站乘车,注意脚下,小心不要滑倒!”昨天一早,当记者见到天津站值班站长杜泽时,他正和同事们一起组织旅客检票进站。昨天凌晨,津城普降瑞雪,作为客运枢纽之一的天津站也在雪中迎来了今年春运的节前出行高峰。这里每天都要接发约166对列车,发送旅客7万余人。
恶劣的天气并未打乱车站的秩序,工作人员早已严阵以待,坚守在各自岗位上。这其中,去年10月投用的天津站安全生产指挥中心,这个智能化的指挥中枢,更在春运这场大考,尤其是恶劣天气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走进天津站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四块巨大的屏幕格外醒目,上面列车运行轨迹、列车进站信息、车站客流实时情况、行车部门工作现场以及站台轨道情况等一目了然。
普速列车操作台前,天津站客运值班员魏宇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屏幕上的列车动态。随着一趟列车显示即将进站的蓝色图标亮起,魏宇拿起对讲机迅速传达指令:“注意,K4356次列车即将进站,可以出场作业,准备组织旅客有序检票进站……”“收到,准备出场作业……”对讲机另一边,现场作业人员的回复即刻响起。
天津站安全生产指挥中心主任张衡告诉记者,天津站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就是车站运行的 “大脑”,主要负责安全管理、运输协调、应急指挥三大任务。
“这里汇集了智能客站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大客站运输综合生产计划指挥等19个系统平台,引入了天津站所辖范围内2100多个监控摄像头,实现了信息高速流转与共享。这次应对降雪的各项应急处置通知就是从这个‘中枢’发出的。”张衡说着指向一块大屏幕,“你看,这几个就是站台和轨道的监控画面,哪里积雪多了需要清扫,哪里旅客比较集中,立即就能通知现场作业同事。目前看来,这场降雪对车站运行没有造成影响。”
与此同时,在数据分析台上,工作人员正全神贯注地分析着客流数据和站内工作人员的各项操作,在为后续客运组织提供更加精准数据支持的同时,也关注着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隐患以便及时调整。防盹睡系统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守护者”,根据相关数据和程序的设置,行车岗位工作人员一旦出现长时间姿势保持不变等状况,系统便会报警提醒。
“智能化的引入让我们能对天津站及所辖各站的情况了如指掌,可以更加高效精准地进行调度指挥。”天津站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王泉说,“春运期间,我们会确保7×24小时值守,全力保障旅客平安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