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设卫筑城620周年之际,天津博物馆推出“博古通‘津’——纪念天津设卫筑城620周年系列活动”。其中,“耀世奇珍”展厅已于12月23日调陈上新,23件(套)明代书画与器物展品于12月24日正式向公众展出,和观众一同回到天津设卫筑城的明代,领略大明风华。同时,系列活动中的“十件文物中的天津”——津城文物“显眼包”网上投票活动结果也已揭晓。
12月23日下午,记者来到天津博物馆“耀世奇珍”展厅,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调陈工作。此次展出的器物类展品有青花一束莲纹盘、铜胎掐丝珐琅勾莲纹盘、翔凤衔桃玉洗、龙纹直线纹兽耳玉簋等,意在从多层面勾勒明代历史生活面貌及艺术文化特点。
书画类展品也看点十足。在布展现场,天津博物馆书画研究部韩小赫向记者介绍,此次新展出的12件(套)展品,书法、绘画各占一半,均出自名家之手,比如合称“青藤白阳”的徐渭、陈淳,“吴门四家”中的沈周、文徵明,两位吴门书家祝允明、王宠,晚明四大书家董其昌、邢侗等。
这些展品不仅作者的知名度高,而且能够代表作者的艺术风范。“比如陈淳的墨笔花卉卷,这种‘小写意’是他的代表性作品。祝允明的草书山水障歌卷,这么长的卷轴,从头至尾一气呵成、酣畅淋漓。这次展出的董其昌书法是相对较为少见的楷书,天津博物馆馆藏这么多董其昌作品里也只有这一幅如此大尺幅的楷书,足见其珍贵。”韩小赫说,“虽然展品数量只有12件(套),但是有书、有画,楷书、行书、草书兼具,且涵盖不同时期,也可以较为完整地展现明代书画变迁的基本概况。”
“十件文物中的天津”活动遴选出十件代表性文物,呈现天津城市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历史事件及人物。十件文物包括:目前已知的天津地区出现的第一件艺术品史前时期人面形石雕;距今有近两千年历史的东汉鲜于璜碑;反映古代漕运给天津带来影响的元代十四仓瓷狮子;记述天津得名这一历史的明代重修天津三官庙记碑;再现水西庄样貌、呈现中式浪漫的清代秋庄夜雨读书图卷;见证天津大沽口作为京津门户、海陆咽喉重要军事地位的清代大沽铁钟;拉开中国邮政事业序幕的清代大龙邮票;打开中国水彩艺术新世界的李叔同作品近代《明信片上的风景》水彩画;彰显津城深刻红色文化的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代表天津轻工业辉煌历史的1955年天津公私合营钟表厂试制成的第一块国产手表。
活动邀请网友从十件文物中选出三件心目中的津门记忆和标识。此次评选活动策划人、天津博物馆工作人员贾曼介绍,经过投票,清代大龙邮票、第一块国产手表、明代重修天津三官庙记碑这三件文物受到网友青睐,分获前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