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仇宇浩)11月30日至12月1日,运河文化·京津冀文化·《红楼梦》及明清小说全国学术研讨会暨《京津冀学刊》创刊发布会,在蓟州区举行。研讨会开幕式上,全体与会人员默哀送别叶嘉莹先生。
此次活动由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文学艺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江苏明清小说研究会、河北省红楼梦学会联合主办,通过对以《红楼梦》为代表的明清小说的文本研究,进一步挖掘运河文化、京津冀文化内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张庆善、萧相恺、徐永斌、冯保善、霍现俊、苗怀明、赵建忠等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分别就“京杭大运河赋能明清小说创作”“水路·戏路·传承之路”“曹雪芹的大运河情结”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
与会学者表示,大运河孕育了璀璨的文化和流光溢彩的文学,可考的明清小说作者有七八成来自大运河沿岸,《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和“三言二拍”等明清小说,或多或少都关乎运河文化。曹雪芹及江宁织造曹氏家族,与大运河有着不解之缘,在运河文化视野下考察《红楼梦》的南北风俗书写方式,打开了这部古典名著的研究新视角。将《红楼梦》与明清小说研究,同运河文化、京津冀文化研究相结合,融通文学、史学、地理学、民俗学、社会学、文化学等不同学科视角,拓展了研究空间,带来了新的学术增长点。
京津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三地地域一体,文化一脉。新创刊的《京津冀学刊》将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将为京津冀学术研究和文化发展提供广阔而专业的全新平台,使京津冀地区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得以汇聚、交流与传承,把运河文化、京津冀文化、《红楼梦》及明清小说研究不断引向深入。
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红楼梦学刊》名誉主编张庆善介绍,《红楼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带给读者无穷无尽的艺术审美、精神享受和人生感悟。在红学的陪伴下,《红楼梦》得到了更广泛传播,意义和内涵不断丰富拓展。新时代的研究者要重视挖掘《红楼梦》的当代价值和意义,探索《红楼梦》的当代传播、《红楼梦》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关系,推动红学研究成果融入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促进《红楼梦》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