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建设工作文史指导组(简称文史组),深入发掘西青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在古籍文献的发掘和整理方面下苦功夫,取得了丰硕成果。日前,文史组副组长、文史学者冯立接受了记者采访。
作为大运河畔的历史文化名镇,杨柳青不仅有著名的杨柳青年画,还有南来北往的文人留下诸多诗篇。冯立介绍,与西青相关的古诗词已从最初掌握的80多首增至如今的1700多首,其中今年新发现245首。他说:“近年发现的古诗词中,元代文学家袁桷的诗作《朱窝杨柳青》是目前发现的古籍中‘杨柳青’作为地名的最早出处;乾隆提到杨柳青的诗有7首,让千年古镇与这位传奇皇帝的关系更近一步。”
文史组还大力发掘本地古诗集,目前已找到在天津曾佚失很久的《通介堂诗稿》《使沈纪程偶吟》等西青名人著作。今年文史组的新发现还有《通介堂先世传略》《杜彤朱卷》《徐相朱卷》等。“西青自古人才辈出,大侯庄(今属西青区王文稳庄镇)徐氏家族出过徐湛恩、徐泽醇、徐绩、徐桐等不少重要人物,徐绩曾任山东巡抚、河南巡抚,徐泽醇曾任四川总督,徐桐官至内阁首辅,至今,大侯庄人仍称徐家为‘徐半朝’。徐氏家族的堂号是通介堂,《通介堂先世传略》是徐氏家族后人整理的先辈传记。徐绩及其子徐锟的传记中记载了他们在新疆任职的情况,比最早的天津‘援疆者’——‘赶大营’的杨柳青人早了一百多年。”冯立说,《通介堂先世传略》的发现,为研究大侯庄徐氏家族提供了重要史料。
冯立介绍了朱卷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朱卷是应试人相关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一般先载姓名、履历;继载始祖以下尊属,及兄弟叔侄,妻室子女;附载受业、受知师;最后选登文章数篇,有的还收入试帖诗。我们发掘、整理的翰林徐相、刘学谦、杜彤,以及进士牛天宿的朱卷,充分彰显了人文底蕴,也为科举史、地方史、家族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古籍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对古籍的整理,体现了对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视。目前,文史组发现了与西青区相关的古籍文献百余份,其中康熙的《谕祭李克德文》,咸丰的《谕内阁胜保奏攻剿独流逆匪大获胜仗》,清末天津诗坛领袖杨光仪的《耄学斋晬语》,清代畿辅地区治水代表人物陈仪的《治河蠡测》等极具文献价值。除了发掘古籍文献,文史组还对已发掘的古籍文献进行了点校、整理。《重修张大中丞公墓碑记》彰显了杨柳青古镇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冯立提及:“冯骥才先生曾赞杨柳青是‘斯文小镇’。杨柳青的斯文也体现在讲究礼仪上,比如我点校的《杨柳青董氏齐家要言》,开头部分提到‘凡在斯文人家,此礼不可不明’,由其可见旧时杨柳青传统大家族的家风家训以及当地民俗民风。这也是研究旧时杨柳青大家族礼义的文献资料。”
“我们的工作就像大海捞‘珍’,辛苦、枯燥,但一旦有所发现,那种快乐无法言喻。”回顾这些年来与组员谢连华、张一然一起努力“寻宝”的历程,冯立感慨万千。一方面,他们投身“故纸堆寻宝”;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利用短视频推广家乡文化。冯立坦言:“我们会特别注意平衡文史知识的严谨性和趣味性。作为知识普及,就得通俗易懂,不用行内术语、生僻词,不做学术型灌输,要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当然我们也不会为了流量信口开河,把传说、故事当信史。要在深度发掘和严谨考证的基础上拿出新发现,对受众有启发,而不是‘炒冷饭’。”
“住在这里的人,不一定都了解这里的历史根脉。当人们了解之后,会引以为豪,并愿意为这里的建设尽心尽力。”在冯立看来,杨柳青就是一座巨大的历史文化宝库。“爱家乡是爱祖国的起点,我们想把家乡的美好展现给世人,这些年除了发掘、整理古籍文献,我们还在用脚丈量家乡,田野调查成果会陆续推出。”冯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