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视频呼救”助力提高我市院前急救成功率
~~~——天津能源集团深入开展供热“冬病夏治”专项工作
全面完成动态清零任务~~~
~~~
我市锚定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委宣讲团报告会在河北区举行~~~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河东区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基层大宣讲活动~~~
南开大学一年来在25个省区市建90余个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深入一线的师生近2000人次——~~~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喻云林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8月14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开大学一年来在25个省区市建90余个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深入一线的师生近2000人次——
在乡土深处书写“知中国,服务中国”新篇章(图)
本报记者 姜凝
  南开大学师生在贵州省雷山县南猛村乡村工作站调研。

  南开大学供图

  “今年有你们这些大专家坐镇,我们不用担心果子的品质了!”近日,在蓟州区罗庄子镇上白峪村的桃基地,果农王师傅向现场考察绿色植保技术应用情况的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专家们表达他的喜悦。工作站专家研发的植物源生物农药,让困扰当地果农多年的桃树流胶、梨黑皮病等病害“药到病除”。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吹响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号角。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南开大学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时代命题和乡村振兴的关键难题,发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人才优势、学科优势、智力优势,计划3年在全国建设200个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探索高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模式。启建一年来,南开大学已在全国25个省区市先后建立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90余个,200支队伍、近2000人次的南开大学师生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实验室建在村屯农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乡土深处续写“知中国,服务中国”新的实践篇章。

  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观测点

  蓝天白云下,几十座露营帐篷点缀在草地上,大人们悠闲交谈,孩子们在旁嬉戏玩闹……这是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的实践队员们拍摄制作的津南区小站镇迎新村主题宣传片中的场景。

  去年暑期,南开大学与迎新村共建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徐虹带领团队师生在迎新村开展可持续生计调研,深入全村200多户村民家中走访,找寻推动乡村振兴的答案。

  “文旅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我们依托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建设,发挥南开大学智库作用和校友资源优势,在调研和实践中帮助迎新村应对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迫切需求。”徐虹说。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目前,双方已着手共建小站稻产品创意开发孵化基地,迎新村也将成为高校智库观测乡村振兴进程的常态化观测点之一。

  “南开建立的工作站,不仅是解决乡村振兴实践中‘真问题’的重要平台,更要成为南开智库下沉、人才培养改革的主要阵地。”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说。

  一年里,南开大学围绕各工作站所在村庄的基本情况、乡村发展面临的困难、发展的典型经验和案例等完成了第一轮基础调研,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领域形成若干典型案例。其中,南开大学师生基于我市静海区吕官屯工作站开发的文化振兴案例获得“第七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特等奖。

  今年暑假,南开大学师生面向所有站点开展第二轮全覆盖调研,除收集相关数据外,还将有针对性地形成80余个典型案例,建设全国乡村发展的动态案例资源库和数据库,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象牙塔里“金点子”变成乡村振兴“金钥匙”

  在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春国团队培育的高抗、高含量丹参品种“NK1号”,如今种植面积已从最初的10亩扩大到220亩。

  现代化种植技术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丹参的品质,也降低了人工成本。村里中药材种植大户韩跟虎说:“南开大学教授给的丹参苗品质好、产量高,现在每亩丹参毛收入6000元左右,收益比以前翻了一倍多。”

  在庄浪乡村工作站,南开大学师生打造从种子、种苗到智能化种植管理和最终药材质量检测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带动农产品销售超1000万元,并成立学生医疗志愿服务队,开展集中问诊和线上远程医疗服务。

  此外,在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工作站的师生们推广“以虫治虫”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在山西省芮城县,工作站专家研发的“药肥一体化”高效防治裂枣技术解决雨季红枣裂枣病害大难题……一头连着高校实验室、一头连着广袤田野,遍布各地的乡村工作站真正让产学研合作、技术成果转化等在助力乡村振兴一线发挥突出作用。

  加快补齐乡村教育短板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在河北省河间市,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依托乡村工作站促成教育部外语教学虚拟教研室河间基地成立,国家级课程教学团队累计培训乡村英语教师500余人次,辐射当地师生1000余人次,让“金课”照亮农村青少年成长之路。

  将课堂搬到乡土深处

  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实践舞台。

  今年,南开大学依托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开展“我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思政课建设“双百行动”。师生实践队带着“学生关心的一百个问题”同学、同讲、同研、同行,在乡村工作站这个社会“大课堂”中寻找答案,用实践过程中“学生参与的一百个视频”反哺课堂教学、解答同学们的疑惑。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孙桂玲教授和学生们在山西省襄垣县实践时,发现当地村民还在使用传统玻璃温度计、依靠人工抄表的方式监测湿度和温度。“凌晨一时也得到大棚里记录数据”“效果也不好,病虫害还是很多”……村民们抱怨大棚种植的烦心事,成为师生们记在心里的一件大事。

  经过多轮实地考察与反复论证,孙桂玲团队设计出一套完善的闭环现代化智慧农业建设方案,并将智能传感器网络与通信系统实验室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功耗全天候无线农作物生长信息监测系统无偿提供给当地农户使用,让智能化科技在泥土地里大显身手。

  不只出方案、送设备,孙桂玲团队还在襄垣县乡村工作站开设课堂,手把手教村民使用设备,在手机上从多个维度查看和分析农作物生长环境信息。“看到我们的成果能给老乡们带来帮助,我特别开心。”团队成员、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特色班2023级本科生钟骐骏说。

  一年来,南开大学已组建百余个师生课题组,依托乡村工作站开展课题114个,21%的课题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主动对接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战略需求是伟大时代赋予高校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担当。南开大学将进一步汇聚各方力量,持续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建设,为破解‘三农’领域难题提供更多南开方案,为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更多南开力量。”陈雨露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