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图)
本报记者 王音 姜凝 宋德松 耿堃
朱平
王晖
赵虎
吉洳庆
王九龙
崔媛媛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又是一年火红的五月,又一次迎来这个对于中国青年意义特殊的节日——五四青年节。

  回望百年路,五四精神赓续不绝,一代代青年在中华大地上,用奋斗书写着青春风采。“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踔厉奋发、挺膺担当,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取得了优异成绩。

  他们的故事中,有家国情怀、有远大理想,肩负着助建“国之重器”、铸就时代新功的责任使命;他们的故事中,有奉献坚守、有诗和远方,在平凡岗位上绽放、在逐梦征途中拼搏……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让我们走近6位青春奋斗者,聆听他们的故事,致敬激扬青春。

  勇立潮头的“掌舵人”

  ——访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船(天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平

  五月和风日暖,天津港碧浪逐堤、春潮澎湃。一艘载重量85000吨的散货船停靠在中船(天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的造船码头,正在为交付前的出海试航做准备。

  “目前,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2028年,总金额近300亿元。每天有5000多人在船厂工作,节假日也不停歇,大家热火朝天忙生产,全力以赴赶订单。”说话的人是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船(天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平。

  从造船厂的一线调试员到管理十几人团队的项目经理,从生产管理部项目负责人到民船总装建造基地的“掌舵人”,今年刚满40岁的朱平一路乘风破浪、勇挑重任,用拼搏奋斗书写无悔青春。

  扎根基层一线,朱平曾主持建造过多种类型的超大型船舶,实现了多项中国乃至世界造船业“零”的突破;在正式运营2年多的中船天津,朱平“掌舵”年轻的造船厂,驶出了每年增加20亿元产值的“加速度”。

  中船天津是中国船舶集团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在天津建立的造船基地,于2021年11月正式揭牌,主要建造大型原油轮、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散货船。

  2022年年底,朱平来到中船天津担任副总经理,随后又提职为总经理、党委书记、董事长。2023年,公司交出了“同比月均产量翻倍、用人规模翻倍、年产值翻倍”的亮眼成绩单。今年一季度,公司已交付两艘16000标准箱集装箱船,全年预计交付5艘船,计划总产值46亿元。

  在朱平的带领下,公司积极推进成本中心、保障中心、技术中心三大中心建设,优化工作流程,提高配送率,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降本增效,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过去,零部件从外省市采购再运过来,现在直接从天津本地采购,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目前,我们的本地配套率已近50%,今年将提高到70%。已交付的3艘船,分别比合同规定时间提早了100天、67天、140天,这是实打实的效果!”朱平颇为自豪地说。

  五四青年节前夕,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朱平成为今年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优秀青年。

  在朱平眼中,天津是一片干事创业的热土,不仅有区位优势和制造业基础,更有政府的贴心服务。“正是政府部门牵线搭桥,才让我们快速地搭建起本地配套网络。”朱平告诉记者,中船天津虽然年轻,却是大连造船各大基地中增速最快的,未来将有更多大船从天津启航,由“蓝图”驶向“蓝海”。

  为了“困在时间里的人”

  ——访河北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教授王晖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会记忆减退、对近事遗忘突出,常被称为“困在时间里的人”。而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阿尔茨海默病是当今世界医学难题之一,目前尚无特效药。王晖的工作就是通过加紧科研攻关,为他们的病程按下“慢速键”。

  今年37岁的王晖是河北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教授,长期从事神经系统疾病机制与疗法的相关研究。从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潜在新靶点,到构建靶向纳米材料以有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部病变并提高认知功能,这些备受关注的研究背后都有王晖团队“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的身影。

  “要做就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前瞻领域课题。”王晖说,这是他一直坚持的信念。

  2011年,正在读硕士的王晖意识到阿尔茨海默病是健康老龄化和长寿社会必须面临的新课题,开始集中发力于针对该病的研究。2021年,王晖及其合作者利用超分子化学策略构建靶向纳米粒子,为解决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开发的瓶颈提供了新方法;2022年,其团队发现“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可作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潜在新靶点,在理论探索神经系统疾病致病机制上取得新突破。

  取得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同时,王晖团队也运用专业知识协同相关企业开展研发与技术攻关,近年来主持项目合同总经费超千万元,并直接推动部分新药获批临床试验,助力医药产业发展,为广大患者和家属带来新希望。

  眼下,王晖带领团队承担了一项河北工业大学作为牵头单位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采用光、超声等物理刺激法,开辟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思路。“希望我们的科研早日有所突破,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应用到临床一线,为守护人民健康贡献力量。”王晖说。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匠心铸就“钢铁男儿”

  ——访中铁建工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赵虎

  “五一”假期,天津轨道交通B1线、Z2线项目施工正在紧张进行中,工人们坚守一线挥洒汗水,全力保证工程进度。在施工现场,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影十分显眼,他就是中铁建工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赵虎。

  “这几天,领导班子成员要到各个项目现场带班检查。越是过节,越要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一刻都不能松懈。”赵虎告诉记者,第三公司在津承接了多项轨道交通、产业园区、教育医疗等建设任务,关系着民计民生和城市发展,这让他深感责任重大。

  说话办事雷厉风行,敢挑重任、敢打硬仗,作为一名“85后”,赵虎身上有青年人的自信和朝气,更有从钢筋水泥间历练出的成熟和稳重。从中铁建工集团山东公司调任天津的一年多来,赵虎带领着平均年龄只有33岁的团队,在2023年取得了新签合同额翻番的佳绩,成功入围天津市100强企业并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我会给自己定一个‘蹦一蹦才能摸得到’的目标,不局限于专业和既定模式,高标准、严要求,激励自己往前赶。”赵虎坦言,一个好的企业能激发员工的内驱力,有透明的晋升机制,才能让年轻人闯出一片天地。

  一年多来,围绕传统建筑企业“管理体系欠缺、市场开发不足”两大问题,赵虎带领团队着力推进总部机构改革,成立技术中心;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相关企业共建研发平台;推进协同创新、集成创新;打造“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全链条创新体系,通过一系列举措着力补齐短板。

  年轻的“领头雁”引领着年轻的团队,传承着中铁“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精神。如今,第三公司把干部选拔、人才培养和团员青年工作等列为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通过保障基本权益,提升福利待遇,加强与属地联动、联建、联谊等工作,让青年职工有信心、有能力扎根天津。

  “95后”旗袍传人创新演绎东方美

  ——访吉庆祥华服世家第五代传人吉洳庆

  在和平区赤峰道上的一幢小洋楼里,展示着一件件美丽的旗袍,像是一帧帧老电影里的画面,连接起悠久的历史与绚丽的未来。这家店是有着140多年历史的老品牌——吉庆祥旗袍·礼服世家,26岁的吉洳庆是这家百年老店的第五代传人。

  “海棠花节刚过,又迎来‘五一’假期,最近还开办了青年夜校,客人多,有点忙。”吉洳庆忙前忙后,言谈间总是面带微笑,温婉大方。

  “服装应该是注入匠人精神的艺术作品。”吉洳庆从小看着母亲为客人细心地量体裁衣,一针一线里,倾注了母亲对祖传“吉氏立裁特技法”的理解,更融入了她对东方女性美与韵的感悟。耳濡目染中,她也爱上了象征着东方女性独特意象和风韵的旗袍,开始跟着母亲学习独门剪裁技艺。

  “‘吉氏立裁特技法’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凸显女性的曲线美,这对设计、剪裁和制作全流程都有极高的要求。首先,需要从头到脚测量客人至少27个身体部位的数据,然后根据客人的职业、谈吐、气质、外貌、肤色等,精心完成适合其身份特质的设计,再用立体的裁剪去缝合每一个细节,最后才能让衣服与主人完美贴合。”吉洳庆从不急着推销,她更愿意静静观察客人的性格喜好,结合自己对旗袍文化的理解,为客人量身设计一件专属的“第二件皮肤”。

  “很多年轻人现在都喜欢穿旗袍。”作为非遗服饰文化的第五代传人,吉洳庆希望不仅要把世代传承技法发扬光大,还要注入更多年轻元素,让全世界的年轻人都爱上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在吉洳庆眼中,旗袍和穿着的人一起,是“流动的艺术品”。她设计的每件作品都有自己的故事。吉洳庆说:“我会在每一件衣服的设计中,尽可能加入独特的细节。”

  如今,作为全国青联委员、天津市青联常委,吉洳庆经常参与各种公益活动,通过走进社区、公益课堂等多种方式,向更多人介绍非遗技艺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苏州有苏派旗袍,上海有海派旗袍,北京有京派旗袍,我想打造有天津特色的吉氏津派旗袍。”吉洳庆说,“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作为一名青年传承人,我将秉承老一辈的工匠精神,发挥青年的开拓创新精神,持之以恒促进传统服饰文化发扬光大,让全世界更多年轻人通过服饰文化了解中国、爱上中国。”

  支教新疆 播下希望

  ——记天津理工大学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王九龙

  “能够为学生播下真善美和希望的种子,是我最大的幸福。”正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第一高级中学支教的天津市“青马工程”第五期高校班学员、天津理工大学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王九龙,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大学期间,我参加过两次赴西部的暑期支教,但没有去过新疆,这次对我来说也是圆梦了。”王九龙说,刚上大四时,恰逢学校成功入选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实施高校、获批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组建资格,他毅然选择、积极准备,经过层层遴选,终于成功入选,并于2023年8月来到于田县第一高级中学,补充紧缺学科师资需求,成为一名高一语文教师,开展支教服务。

  王九龙说,支教路上,他一直在思考“我要给学生带去什么”。依托天津理工大学与于田县第一高级中学共建的“民族团结教育协同育人基地”,他推动打造“薪火铸魂·文化点亮行动”系列研学,带领高一学生连线高校“青马工程”学员、探讨“如何在高中更好地成长”,多措并举推进红色教育。

  收看“天宫课堂”、制作航模、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体验”太空环境、搭建“天津—于田”直播课堂……支教期间,王九龙带领研究生支教团打造“疆苗筑梦·青少年科普计划”,以“创新课堂+沉浸式科普实践”的互动教育模式,引导学生点亮科学之光、拓宽创新视野、激发科创报国志向。眼下,王九龙正在发挥专业优势,全力指导在第38届新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学生组拜日完善科创作品、积极备战国赛。

  此外,在王九龙等研支团成员共同打造的“红石榴成长营”思政育人项目实践基础上,于田县第一高级中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首期培训班顺利落地,成为于田县首个高中“青马工程”试点单位,探索出思政育人校地融合的创新路径。

  “再过两个月,我们就要完成支教任务离开于田,新一批志愿者又会从我们手里捧过接力棒,继续陪伴这里的孩子们,怀揣梦想、接续奋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挥洒青春。”王九龙说。

  建设新农村的“老农人”

  ——访北辰区青光镇韩家墅村“两委”委员崔媛媛

  大学毕业后放弃优厚工作待遇回乡跟村集体一起创业,致力于乡村振兴。北辰区青光镇韩家墅村“两委”委员、韩家墅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副董事长崔媛媛,是全国“巾帼新农人”创业典型。

  “其实,我也是‘老农人’。”崔媛媛说,自己从小跟着当果农的父母在果园里劳动,“玩具”是木疙瘩、土坷垃。有一次,父亲从买来做肥料的泥土中淘出一只小瓷牛,洗干净后给她当玩具。“土地里什么好东西都有。”父亲当时的一句话,她听在耳里,将对乡土的眷恋刻在了骨子里。

  2008年,韩家墅村要建大市场,号召本村毕业的大学生回来工作。听到消息,不顾家人劝阻,崔媛媛执意辞职回村。

  “回来后工资不到之前的五分之一,但是村里重视大学毕业生,让我看到了希望。”崔媛媛说,“小时候,因为家里种的葡萄品质高,得到了给市里大饭店供货的机会。父亲骑着三轮车从北辰区到河西区送货,路虽远,但收入远多于在小摊上卖。村里要建大市场,我觉得就是把大饭店建在了家门口,是大家致富的机会。”

  回乡后,崔媛媛从基层员工做起,既坚持立足本岗努力学习,又勇于跳出本岗思考问题,敢于提出人事、财务等方面的创新性合理化建议,逐渐成长为骨干、高管。现在,她同时担任天津德墅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墅外桃源总经理,并赢得了村民信任,被选入村“两委”班子,还获得了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第22届天津青年五四奖章等多项荣誉。

  工作再忙,有一件事,崔媛媛是放不下的:吸引更多从韩家墅村走出去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建设家乡的队伍中。在她的建议下,韩家墅村积极扶持本村大学毕业生创业,目前已有4个项目初步成形。

  “创业不易,村里为加大扶持力度,成立了村青年创业联合会,请出自本村的企业家给大学毕业生讲课,传授经验。”崔媛媛说,村里还制定了管培生招募计划、大学毕业生薪酬制度等政策,吸引年轻人回乡工作。

  崔媛媛儿时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企业家。“我实现了梦想。虽然不是我自己的企业,是村集体的,但我是村集体的一员,村集体好,我也好。如果不是村集体,我不会获得这么大的舞台。”崔媛媛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