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姜凝)1月6日,首届京津冀东盟留学生“我与中国”中文故事短视频总展演活动在天津师范大学举办。来自京津冀教委(教育厅)、各参加学校获奖团队等千余名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此次活动是在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国—东盟中心指导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支持下,由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教委(教育厅)联合主办,天津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共同承办,旨在促进京津冀三地东盟留学生更好深入中国现实社会,了解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和带来的新时代新变化,活动以东盟留学生亲身所闻所见所感的生动现实,用短视频形式展现其与中国的多彩故事,是京津冀深化与东盟国际中文教育、加强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探索,也是京津冀国际中文教育协同协作的创新举措。
活动历时8个月,得到了三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以及广大中外师生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吸引了来自62个推荐单位的3000余名中国与东盟国家师生踊跃参与,收到精彩短视频作品306件。留学生的作品通过网络火爆展示,新媒体推送10期50个作品,获得累计点击量超过100000、投票数超过20000。本次活动评选出获奖选手“东盟青年精英”10名、“东盟青年才俊”10名、“东盟青年风采”20名和“东盟未来之星”32名。
活动中,与会者还观看了文艺活动展演。演出在《多姿——东盟国家联舞》中拉开序幕,通过越南、马来西亚、泰国传统舞蹈与中文歌曲结合的形式,展现来自东盟留学生的青春风貌与中外文化交流成果。相声《妙“比”生花》由来自中国、马达加斯加、肯尼亚的学生表演,作品以天津传统艺术文化为“桥”,笑料不断,现场掌声频频,展现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留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是文化交流融合的生动写照。
据了解,京津冀东盟留学生“我与中国”中文故事短视频总展演活动永久落地天津师范大学与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共建的“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研究院”实践研究基地。该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定期举办优秀学生与学友同伴中国语言文化社会实践交流营,旨在推动中国与东盟青年之间更加紧密的切身交往,提高中国东盟青年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助、互学、互鉴意识,促进中国东盟青年结交国际中文教育好学友、好伙伴、好朋友,传递中国东盟友好声音、讲好中国东盟友好故事,争做中国东盟世代友好的促进者和文化传播的使者,助力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