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双11”购物节落幕 花样百出的促销活动您是否“踩坑”~~~
~~~
相关新闻
11月11日~~~
消费提示~~~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11月13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11”购物节落幕 花样百出的促销活动您是否“踩坑”
大促三问(图)
本报记者 苏晓梅 岳付玉 制图 单君
制图 单君

  “低价”

  成焦点

  谁在“薅羊毛”?

  今年“双11”,“低价”重新成为行业焦点。京东喊出“真便宜 闭眼买”,天猫目标“全网最低价”,拼多多则放眼“天天真低价”……“双11”价格战打响,羊毛出在谁身上?消费者能从中获益吗?

  部分不愿具名的电商从业者透露,确实有一些不良商家会以低价出售假冒伪劣商品。购物前,消费者要确保选择可信赖的电商平台和商家,查看商品的评价,以降低购买次品的风险。

  同样的情况更容易在直播间出现──由于直播的即时性,可能出现直播的广告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符、消费者实际收到的货物与主播讲解的货物“货不对品”等情况。消费者更应理智甄别,不要冲动消费,购物前查看店铺的评分和商品的评价,这些都能最大限度避免被“坑”。

  几天前被曝光的AMIRO觅光胶原炮(一款美容护肤产品)事件,就让很多年轻人惊呼“心脏受不了”。在几家社交媒体平台上,不少网友爆料称AMIRO觅光胶原炮第一代产品在几大头部电商平台官方店铺中售价为4599元,与官方直播间、贾乃亮、向太、琦儿等达人抖音直播间预估到手价相同。而在8月,该产品在线下山姆超市中售价为2999元。前后时间相差仅两个多月,价格却差了1600元。虽然几大头部电商平台都有赠品加持,但“双11”期间的“不降反增”,究竟是“给‘家人们’谋福利”还是变相打包售卖呢?

  因此,不管平台、直播间如何说自己卖的是“地板价”,您还是要擦亮眼睛看看“地板”下面是否还有“地板”。即便已经下单了,如果商品的价格买在了“天花板”,您别忘了还可以要说法。

  只为凑

  “满减”

  为“它”疯狂购?

  自10月初起,各电商平台陆续发布“双11”活动规则。天猫“双11”每满300元减50元;淘宝“双11”每满200元减30元;京东每满299元减50元……此外,淘宝问问还在“双11”前夕上线新的“大促模式”。“大促模式”之下,针对用户提出的大促周期内的特殊需求,淘宝问问将综合立减、满减等大促优惠信息,生成并提供最具价格竞争力的购买建议,从而降低用户挑选决策的成本。

  持续多年的跨店满减活动规则却极易成为消费者的购物陷阱。为了凑满减优惠,消费者往往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挑选、比较,为了省钱而买很多自己原本不需要的商品,不仅浪费时间,也浪费金钱。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称,“双11”期间,许多商品都会有打折促销,跟“凑满减”相结合,很容易让人产生购物冲动,着实考验消费者的理性。

  此外,“双11”期间,部分商家会将商品价格抬高再参与满减活动,消费者付款时发现,到手价甚至比不参与活动时的原价还高。

  对此,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表示,提高售价再打折是常见的消费陷阱。对消费者来说,需要多了解商家背景:究竟是品牌总部还是代理商或者经销商?而且,最好要在多个平台及线下对比促销前后的价格,这期间(尤其在7天之内)一旦发现落入消费陷阱,要及时止损。

  今年花钱

  明年还

  让您心动了?

  支付宝开启“今年花明年还”活动,仅限花呗受邀用户参与,内测期用户报名时间为10月13日—14日,正式期用户报名时间为10月18日—11月11日,可通过活动邀请开启“今年花明年还”服务。用户报名后,“双11”期间的淘宝天猫交易(不含花呗分期交易)可延迟至2024年1月出账(以实际出账时间为准)。

  此外,京东、苏宁易购、抖音等电商平台纷纷升级“赊账服务”,如京东白条、苏宁任性付、抖音月付等,甚至为了鼓励消费者使用此类付款方式,给出了更多的优惠。这些举措本无可厚非,属于消费金融的正常范畴。不过,消费者要弄明白,此类消费金融服务会收取一定的服务费,最终付款的总金额或许并没有便宜多少。对于现如今一些囊中羞涩的消费者来说,享受今日购物一时爽,可别忘了──跨年还是要还账的!要确保有计划和能力在账单到期时支付,别到时候逾期了还要缴滞纳金、罚金等,如果导致债务问题还会影响自己的信用。

  “虽然分期付款可以分摊购物成本,但也可能导致忽略了实际花费。分期消费通常伴随着利息和手续费用,可能让消费者最终支付更多费用。了解分期计划的费用结构,要确保能够负担得起这些额外费用。”李旻说。如果您已经参与了这类消费金融活动,也可以考虑提前还款,或合理安排自己的还款计划。这其中的道理,跟提前还房贷有点儿类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