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成色,在于“高质量”;前行的指引,在于新发展理念。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国资国企是破浪前行的中坚力量。
国有企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要担当更大责任。推动全市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必须着力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保持定力,坚定信心,在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上下功夫,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
发展是一场“质”与“效”的赛跑,谁能在改革、创新、管理、转型上不断提升质量,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先机。如何衡量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是重要指标。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责任越大,实力也就要更“硬核”。朝着市场化方向精准发力,向着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靶向攻坚,抓住“创新驱动”锻造硬实力,国有企业这个经济发展“排头兵”的前行脚步就能更稳健。
锻造“硬核”实力,首先要心中有数。这个“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清晰思路,也是对“盘什么”“育什么”的清醒认识。“盘”的是资源,也是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土地、房产、产能、资金、品牌、资质等各类国有资源资产,蕴含着价值,蕴藏着更多的可能性。算好这笔经济账,才能打好国资国企的“发展牌”。同时,“育”的是新的增长点,是新质生产力。把国企在产业链上的位置看清楚,把发展的优势短板搞明白,就能有的放矢,在现有基础上培育高质量、有效益的实质性增量。“盘”与“育”的过程,也是核心竞争力提升、核心功能拓展的过程,让各种资源释放出最大效益,让发展的硬实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做事有了方向,破题还要有办法。把存量盘活、把增量培育出来、把质量提升上去,既要心中有数,也要手中有策。盘,就要因盘而活、盘而有效;育,就要育出“新”意、育出质量。新质生产力的萌发、壮大,需要布局的优化、技术的创新、步调的协同,这离不开“干”的作风。以技术改造、扩大产能、产业链成龙配套等培育增量,不可或缺“闯”与“创”的劲头。勇于闯、善于创、务实干,坚持内涵式发展,国有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天津高质量发展的底气也就更足。
让存量“活”起来、增量多起来,把质量提起来,国资国企的发展如此,一座城市的发展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