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漫步海河西岸,陈塘科技商务区央企云集,友谊路金融街高楼林立,新八大里数字经济聚集区繁忙有序,国际航运服务聚集区招大引强,所到之处一派生机勃勃。
今年以来,河西区制定了《河西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重点任务清单》,明确实施6个方面、17项重点任务,共83条具体措施。陈塘科技商务区新增30家以上京冀企业落户,北方设计联盟新增成员单位40家,新八大里数字经济主题园区引进京冀数字企业27家,国际航运服务聚集区引进京冀航运企业14家,友谊路金融街引进6家北京金融机构。
在河西这片热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吹动梦想照进现实。河西区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投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火热实践,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在服务大战略中加快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
龙头进 活水来
优质央企项目云集河西
“一天天看着,就盼着开通了。”每天,家住微山里的市民张女士上下班经过微山路和东江道交口的地铁11号线一期东段首座车站施工现场,都要驻足看一眼。“不远处有华山里站,现在又在门口建了东江道站,出行更方便了,而且听说车站建得有咱天津特色。”
地铁11号线一期工程是天津重点民心工程,从建设伊始就引起了广泛关注。中交(天津)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项目团队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我们将它定为‘文艺风情线’,设置了7座重点站,具有天津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作品与车站装修风格相映成趣,让市民在乘车中感受一站一景。”中交(天津)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苏洋介绍说。目前,一期工程东段包括东江道站在内的11座车站已全部完工,预计年底前实现载客运行。西段10座车站全部封顶,铺轨、机电等施工有序开展。
这边,天津地铁11号线一期工程推进如火如荼,全线将于明年贯通;不远处,天津“设计之都”建设也有了新进展……
自中交京津冀区域总部2018年7月落户河西区以来,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总部项目、中交京津冀区域总部项目、中交智运总部项目先后落地建设。几年间,中交集团在河西区累计实现投资合同额近300亿元,集团下属14家法人企业落户河西区,注册资本达112.25亿元。
“中交在河西发展的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提速,不仅体会到了归属感,也获得了成就感,更加坚定了我们与河西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拓展市场的信心。”中交集团京津冀区域总部总经理黎儒国表示,“中交将在河西的发展沃土上,前瞻布局、精准落子,超前谋划大项目、新项目,在陈塘站交通枢纽综合体开发建设等重大项目中不断发力,持续引入中交系及上下游企业落户河西,推进产业集聚。”
一张张效果图变为实景,见证着河西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自2019年,我们与河西区政府签署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合作项目以来,在数字产业、数字政府等领域展开一系列创新实践。河西着眼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出发展数字经济的抢先一步,让我们看到了合作的无限发展空间。”在网信大厦,京东科技政企业务部天津负责人王亭亭信心十足地说。
她的底气来自于京东科技扎根河西区迅速发展的成果。目前,以京东云技术和基础设施为驱动,河西区100余家涵盖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生态链企业入驻京东云(天津)创新中心,产业生态日趋完善,京东科技携手河西区举办的“津诚所至 协作同甘”东西部协作电商产业节,探索“互联网+文旅特产+乡村文化旅游”电子商务新模式,服务数字乡村建设。全域感知网、数据资源池、城市运行中心、社区智慧养老……京东科技持续释放科技+产业的巨大能量,带动京冀企业聚集。
近五年,河西区累计引进京冀企业783家,注册资本金总额超248.62亿元。以中交京津冀区域总部、京东云、新天钢、中电科半导体材料等为代表的一批优质总部企业项目落户河西区,初步形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营造了三地资源互通、企业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的创新氛围。
建新链 补弱链
“按图索骥”招商布局产业
“河西陈塘片区几十年前就是老工业区,我们早有耳闻,但是了解到‘新’陈塘,决定落户河西,还是因为那次推介会。”说话的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总经理董晶涛。他口中的推介会,是河西区建链、延链、补链、强链,面向京冀方向开展招商引资的重要环节。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近年来,河西区紧扣全市“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以“产业+地产”的发展思路,聚焦金融、设计、数字、商贸、航运5个优势产业和专业咨询、健康服务、文化体育、人力资源、检验检测5个潜力产业,全力推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发展建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该区成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专班聚焦二、三、四级重点企业,精准绘制企业图谱,“按图索骥”寻找重点招商攻关方向,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开阔视野和思路,全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9年,中国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计划将一部分重点业务转移到天津发展,围绕产业基础、上下游衔接、营商环境等多维权衡后,最后决定将天津院落户河西区。“从这些年河西设计类相关产业发展来说,这是当之无愧的产业高地。我们在这里的发展,可以说和城区的产业体系规划高度统一、相辅相成。”几年间,天津院在建筑设计、景观建设、园林规划等领域结出累累硕果,也成为区域设计产业领域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这是“京籍”企业落户河西区的一个缩影。
河西区围绕优势领域、紧盯承接清单,多次派“尖兵”赴北京市、河北省实地考察项目,通过产业、地产推介会,与企业和机构进行深层次座谈交流。
截至目前,中交京津冀区域总部、中交轨道、中交智运、青旅国际、华润电力华北大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新天钢集团、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等京冀一批优质总部企业在河西区落户,“央企圈”带动了“总部圈”。
全方位 全流程
贴心服务助力企业腾飞
“河西是我们的原点,更是起点。”位于网信大厦25层的小橙长护是一家提供养老护理服务的企业。说起企业这两年的飞速发展,小橙集团品牌总监朱浩然感叹不已。自2021年起,企业全面开拓北京市场,短短两年间,小橙长护已在北京开设多家养老服务驿站,保定、张家口等城市的考察选址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能走出天津,离不开河西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朱浩然说,最初,企业并不十分清楚跨城市开办的规则和要求,有时候准备材料就要研究好久。“区民政局负责人带队,多次来我们公司,当面手把手教我们,帮我们捋清楚环节和步骤,我们才能够顺利地一步步走出去。”
值得一提的是,在河西区有关部门的协调帮助下,小橙集团自主研发的数字智能医护平台已在京津冀地区投入使用,老年人数据统计、护理员接单、家属后台选择等都可以实现集成管理。“这个平台的研发投用对于我们企业扩面发展意义重大。可以说,区里的帮助是全方位、全流程的。”朱浩然介绍。推送政策、融智解难、资源链接、宣传助力……河西区的一揽子支持,有力推动了小橙集团的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布局优化。
目前,河西区持续推进“跨省通办”,已与河北省唐山市建立“跨省通办”服务合作机制,为河西区的京冀企业提供审批相关政策信息,让企业享受到了更加便捷和明晰的政务服务。新企业开办之初的“一站式、全流程”服务理念,开办咨询“一跟到底”,服务专班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等贴心政策让越来越多的企业被“河西温度”打动。一业一策、一企一策,为企业简化办事流程,助企业开办、项目开工一臂之力……种种举措不断刷新着“河西速度”。
“关于天津市引进领军人才、青年人才项目申报,我们再来对接一下,看有什么需要协调跟进的。”这几天,河西区委人才办工作人员正在协助北京东方金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河西区分公司落实相关人才政策,让人才红利赋能高质量发展。
北京东方金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河西区分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大数据产品开发的高科技企业,2019年落户新八大里数字经济聚集区。“我们北京公司的研发职能整体迁移过来了,现在在河西团队已经近百人,很多员工就近安家。河西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一对一’人才落户等服务展现出了强大的吸引力。”该公司负责人王宝贤介绍,公司已建立一支由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加州伯克利、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和清华、北大等高校多名博士、硕士组成的研发团队,而这正得益于河西区在人才引进培育方面的诚意。
近年来,河西区先后出台《河西区引进培育电子信息与大数据人才实施办法》《河西区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的政策措施》等支持措施,陆续为光电通信、中交智运等龙头企业引进的“双一流”硕士、博士毕业生给予生活补贴,吸引优秀人才和团队来河西区创新创业。首届“河西人才节”系列活动更是打出一套引才聚才“组合拳”,以专属节日的形式多平台搭建优质服务,打造优质“人才生态”。
优化政务服务、创新人才引育,河西区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努力完成“引进来、服务好、送出去”三部曲。
回首过往,累累硕果鼓舞人心;展望未来,海河西岸激情澎湃。河西区将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加快推进该区落实“十项行动”的“1+10”实施方案,在经济发展、政务服务、民生建设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协作交流,为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贡献河西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