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韩雯)实现高品质生活离不开高质量的社会保障体系。围绕“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昨日的发布会上,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峰从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会事务、儿童福利等方面,话落实、谈举措。
朱峰介绍,一是持续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分层分类救助帮扶,加强与“津心办”“津治通”等平台联动,完善部门信息共享、比对核实机制,主动查找、智慧发现群众致贫风险,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健全低保标准制定和动态调整机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推动各区、乡镇(街道)主动发现机制建设,落实铁脚板+大数据+网格化工作机制,做到困难群众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二是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加强民政各类特殊服务对象的一体走访、主动发现和关爱帮扶。进一步推动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精准落实,继续落实好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全程网办”,让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健全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基本生活、教育、医疗保障制度,积极开展政府、企业、院校跨领域合作,共同推进困境儿童心理关爱服务,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有一个幸福美好的童年。
三是推进养老事业产业发展。以四级养老服务指挥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信息化体系为标志,基本建成“津(金)牌养老”服务体系。市级层面,要建成信息化平台,实现政策、资源、服务、监督“一网通”;区级层面,要实现16个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全覆盖;街镇层面,要加大涉农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力度;社区(村)层面,要发挥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老人家食堂作用,形成社区养老服务站点群,打造老年人家门口“一刻钟养老服务圈”。今年要新建养老服务综合体(含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30个,新增养老床位3000张,完成100名养老院院长、1000名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和4000名养老护理员培训。
四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五社联动”。以解决群众身边大小事为目标,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五社联动”机制,推进高效能治理在基层扎牢根、见实效。夯实社区主阵地,规范社区和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全面推进街镇社工站全覆盖建设,以社工站为载体,实施一批基层“五社联动”创新项目,汇聚更多资源和力量共同提升高品质生活。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共同富裕,助力高品质生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