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6月11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大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非遗学田野教学基地亮相
在田野第一线培养非遗人才
本报记者 仇宇浩

  昨日,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以“大美在田野”为主题的非遗学田野教学基地成立仪式,非遗学独有的田野教育实验与实践将通过该基地陆续开展起来。

  院门口,天津皇会传承人摆出了仪仗和会旗,杨家庄永音法鼓、堤头庆云高跷、宫前中幡的传承人奉献了绝活儿表演;院内的澄心池畔,南通蓝印花布在晾架上随风飞舞,澄心池里,西塘古镇的乌篷小船随波荡漾;楼内,杨柳青年画、瑞安木活字印刷传承人正在现场展示、制作;成立仪式现场,传承人斯琴毕力格演唱的蒙古族长调民歌悠扬辽阔,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崔克勤与大徒弟吕敬贤表演的广东木偶戏长绸舞婀娜飘逸,传承人陈春兰演绎的温州瑞安鼓词原汁原味……昨日的冯研院被各种非遗装点成了网红打卡地,不仅汇聚来自大江南北的众多非遗传承人和学者,还吸引了大批师生前来感受非遗魅力。

  冯研院非遗中心主任耿涵表示,经考察调研,学院选取了五种重要的非遗代表作和非遗空间──瑞安木活字印刷、西塘传统村落非遗、杨柳青年画、南通蓝印花布和天津皇会,与其所在地政府或其保护传承机构共同建立起第一批五个非遗学田野教学基地。五个基地既体现了我国非遗的丰富多彩,也反映出非遗学所面对问题的复杂多元,需要在具体的文化田野中感知、学习、处理和把握。针对各不相同的非遗项目或非遗空间,每个基地都旨在透过独特而多元的视角,探索、积累差异化的田野教学经验和相对应的教学研究方法。

  现场,冯研院非遗中心与五个基地的合作方签署了合作协议。冯骥才等为基地授牌。

  南通蓝印花布田野教学基地现场发布了成果《中国蓝印花布文化档案·南通卷》。作为五个田野教学基地的代表,该书主编、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元新说:“被授予田野教学基地,既是荣誉也是责任。我们一定履行好教学基地的相关任务;也希望老师同学们深入田野,和传承人打成一片,了解传承人的所思所想,帮助解决传承中的困难。让我们携手为我国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保驾护航。”

  “把书桌搬到田野”是冯研院一直秉持的教学理念。冯骥才特意作诗《五田野聚》:“靛蓝花衣人间女,白河鼓乐斜塘吟;画好能生吉祥景,字活更传万千文”。冯骥才告诉记者,“建立田野基地,是非遗教育走出的关键一步。”在他看来,非遗学的本质是田野的科学,“非遗学的现实责任和历史使命,就是为保护与传承非遗提供学术支撑。这一切都必须在田野中进行和完成。”

  冯骥才特别强调:“我们的田野教学基地不是一个采风点,更不是一个文化的观光点,而是一本大书。凡是理论上不明白的,田野里全有解释。对于非遗学,田野是课堂,是教研的工作站,是人才培养的基地。非遗人才不是从教室走出去的,而是从田野走出来的。”

  冯骥才介绍:非遗学田野教学基地的想法得到了许多非遗所在地的欢迎与支持,表明田野大地上的非遗渴望专业支持,需要专业人才。他表示:“我们将与基地合作,把非遗学的教研与非遗所在地的专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共同确定科研项目,在祖国的文化大地上找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同时把科研项目作为教研课题,让学生全程参与,从而在田野实践中认知非遗的性质、特征与规律,学习非遗学的理论,掌握非遗学科研的方法,深入了解非遗的现实,关切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命运与发展,树立对非遗事业的责任感。”

  冯研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将持续至11日,跳龙门乡土艺术博物馆将全天开放,不设讲解而是以互动问答的方式,引导参观者在馆内主动探索,发现丰富的非遗馆藏背后的历史文化,感受民间艺术所蕴含的生活情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