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已经开启了冬季转会窗口,但官宣的交易却并不多。一方面,转会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寻找工作的球员,另外一方面各俱乐部对签约工作并不着急,对找工作球员的要求是──必须试训。
2月9日,中足联筹备组召开媒体沟通会,明确新赛季联赛的各项规则。新赛季中超虽然依旧维持35人的报名规模,但U21名额增加到5人,再算上5名外援的标配,实际上留给21岁以上本土球员的空间只有25人。这也意味着,转会市场上面临着人多粥少的情况。
如今,试训模式再次被各中超俱乐部所采用,球员的名气已经不再是寻找工作的通行证。山东泰山队就迎来了前国奥中场胡靖航和广州队主力守门员刘世博。北京国安队的冬训队伍中,李可虽然还在,但他的身份是试训球员。
转会市场的平静,意味着交易量的锐减,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试训情况自然就非常普遍了。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是那些投入较大的俱乐部备受追捧,就连一些前途未卜的俱乐部都有试训球员出现。例如38岁的肖智参加了广州城队的试训,据了解,张修维也有可能前来试训,很多球员都希望能够留在中超,哪怕承担巨大的风险。
由于中国足协将严格执行准入条款,中超究竟有多少支球队面临降级或者解散的命运,目前还无法判断。除了已经解散的武汉长江队之外,河北队、深圳队和广州城队都有不小的概率。未来,将会有大批失业球员出现在转会市场上,“试训风”只会越刮越猛烈。
当各俱乐部面临巨大经营压力,缩减球员的工资已经成了必然的连锁反应。例如获得亚冠名额的浙江队,干脆采取了“底薪+出场率+球队绩效+个人绩效+国字号比赛数据”这样略显繁琐的合同谈判方式,除了让人感叹精打细算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俱乐部的难处可见一斑。 本报记者 申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