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虽然拥有专利等知识产权,但仅仅通过知识产权担保难以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问题。
前不久,为了帮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出了知识产权直接出质融资新模式,组织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推动辖区内企业迈基生物、橙意家人、联汇智造、中新科炬等,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000余万元,使“知产”变成了“资产”。
让“知产”变“资产”,离不开政府“搭台”。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政府发挥牵线搭桥作用尤为重要,通过召开银企对接会等方式推动银企常态化对接,既能为银行提供可靠的投放信息,又能为企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与此同时,政府做好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持续引导企业技术研发与专利申请,有利于形成以技术创新引领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让“知产”变“资产”,需要金融机构“迈开步子”。以往一些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沿用传统的授信审批方式,只看企业的现金流、净利润、抵押物等,不重视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金融机构敢于“破圈”,不断优化相关政策,切实当好实体经济“服务生”是关键所在。
让“知产”变“资产”,更需要企业“唱戏”。知识产权融资,归根结底是为企业发展服务,资金注入也为企业练好“内功”提供了支撑。企业不断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利开发意识和专利技术价值含量,核心竞争力也将会持续提升。
知识产权融资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行业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众人抬轿”才能实现合作共赢。“知产”变“资产”,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让更多企业在发展大潮中大展身手,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势必会越来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