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曲晴)日前,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我市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聚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推进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方面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2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大气、水、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均达到历年来最好水平。
数据显示,2022年,天津市PM2.5年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1%;优良天数比率73.2%,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4天,同比减少3天;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质占比58.3%,同比提高13.9个百分点;12条入海河流稳定实现消劣,近岸海域优良水质占比稳定提升到71%,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保持在91%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2022年,我市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化碳交易市场建设,扩大碳排放交易试点企业范围,将符合条件的24家发电行业企业全部纳入全国碳市场。推动煤炭清洁利用,全市51台(套)公共及自备煤电机组稳定达到燃气水平,石化、平板玻璃行业企业基本达到国家环境绩效A级水平,226家企业率先达到B级或引领性水平,41台燃煤锅炉改燃并网或关停。推动清洁运输,港作机械清洁化比例提高到60%,铁矿石铁路运输比例稳定保持在65%以上。制定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清单,推进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改革、“打捆”审批,创新总量指标“先用后补”“跨区调剂”,推出“重金属减排承诺制”,全力服务新天钢联合特钢、中芯国际等重点产业链、高水平项目落地。谋划81个总计249亿元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项目,为稳住经济大盘贡献力量。
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我市实施“1+3+8”攻坚行动方案,细化实化攻坚行动年度计划,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连续10年稳定向好。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坚持“五控”治气,强化PM2.5和O3协同治理,钢铁、石化、玻璃等重点行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或深度治理。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坚持“四措”治水、“三招”治海,完成10个地级及以上、146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调查评估。持续推进“一河一策”入海河流治理,编制省级入海河流总氮管控方案。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坚持“两防”治土,全市1.72万亩受污染耕地全部落实安全利用措施。
强化生态保护修复,推动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市生态状况指数持续保持良好。持续推进生态示范创建,津南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新天津生态城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天津港保税区获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称号。此外,着力构建全过程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保障生态环境安全。联合开展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风险集中治理,消除各类事故隐患9000余个。全年共无害化处置医疗废物4.7万吨,其中,涉疫医疗废物2.6万吨,实现医疗废物应收尽收、应处尽处,零逸散、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