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再来点儿……好,停。”正月十五7:06,首班800路车回到渌水道中心车队,充电工姜长立赶忙上前,指挥车辆停入预留好的充电车位。
紧接着,姜长立熟练地戴上绝缘手套,打开车辆充电舱门,认真检查充电口有无异物,排除安全隐患后,快速从充电桩上拔下充电枪,插入车辆充电口,一连串动作一气呵成。
20分钟后,车辆充电完成,姜长立取下充电桩屏幕旁挂着的记录夹板,将车辆自编号、充电量、行驶里程、电桩编号、充电起止时间等信息逐一记录。
看似简单的流程,姜长立每天都要重复上百次,最多时一天充电近200车次。
随着天津公交逐步升级为新能源车辆,催生出充电工这一新工种。去年,不少公交职工从其他岗位转岗,专职从事充电工作。59岁的姜长立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刚来时,手机一直拿在手里,看着‘天津公交’App掌握车辆进站动态,提前安排好充电桩,一天下来要走3万多步。现在干了几个月,车辆进站时间熟悉了,也摸索出一些经验,充电效率提高了,步数降到2万多步,就再也降不下来了。”姜长立告诉记者。
这个元宵节,是姜长立作为充电工的第一个元宵节,也是即将退休的他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最后一个元宵节。“再有几个月就退休了,还真有点儿舍不得。”姜长立说,充电工作虽单调、辛苦,但看到乘客乘着温暖公交回家团圆,他就感到十分满足,尽全力站好最后一班岗,就是他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