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庆祝中德建交50周年
~~~
~~~
重新开港70年 加速建设世界一流港口~~~
宁河区“暖企驿站”为民营企业纾困解忧~~~
我市粮食和主要食品产量实现历史性新跨越~~~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非凡十年
蹲点调研行~~~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2年10月1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粮食和主要食品产量实现历史性新跨越
守牢百姓“米袋子”“菜篮子”(图)
本报记者 王睿 制图 王宇
制图 王宇

  民以食为天,粮稳天下安。

  盐碱地种水稻,听起来匪夷所思;撂荒地造千亩连片有机稻田,更是不可思议。在滨海新区太平镇太平村,这一切“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依托农业科技,我们成功解决了土壤盐碱化问题,在盐碱荒地上种活了水稻,连续几年获得丰收。”太平村党总支书记虞晴说,今年水稻播种1000余亩,选用小站稻919,亩产700余公斤,不仅能保障周边地区的大米供应,还打入了商超。现在,村里给耐盐碱水稻出产的大米注册了“老大港”品牌。

  滨海新区农委科教与产业发展室主任黄忠林告诉记者,今年,滨海新区粮食总产量预计达11.2万吨。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1.8万余亩,近8000亩水稻预计产出稻谷560万公斤,机收化率达100%。由于滨海新区海陆区位条件优越,目前还产出了以茶淀玫瑰香葡萄、大港冬枣、杨家泊对虾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以赴抓紧抓实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我市粮食生产和主要食品产量均实现历史性新跨越。

  据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的调查显示,10年来,我市先后实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购置农机具等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202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560.2万亩,比2012年的484.4万亩增加75.8万亩,增长15.7%,夯实了粮食丰收的基础。

  既要藏粮于地,又要藏粮于技。我市持续开展中低产田改造提升工程,推广农业科技装备,建设高标准农田,给粮食大幅增产插上科技的“翅膀”。据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的调查显示,2000年以来,我市粮食总产量于2016年首次越过200万吨大关,2021年达249.9万吨,比2012年的163.6万吨增加86.3万吨,增长52.8%;我市居民人均粮食占有量从2012年的118.18公斤增加到181.98公斤,粮食自给率从2012年的28.2%提高到2021年的36.2%。

  守住“米袋子”,也要拎稳“菜篮子”。10年来,我市建设了149个蔬菜保供基地,大量引入新品种蔬菜和水培蔬菜,打造了一批智能化养猪场、养鸡场、奶牛场。2021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78.5万亩,蔬菜种类不断丰富,全年蔬菜总产量达239.0万吨;肉类、鸡蛋、牛奶产量分别达30.5万吨、18.7万吨、51.8万吨。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市推进“物联网+农业”“电商网+农业”“信息网+农业”工程,“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迅猛,44.6%的农业经营主体踏上了网络营销之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